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1.83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投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獻身出力。《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奈何聽命於一紙之制書,自投身於虎狼之口乎?」《儒林外史》第三回:「還有那些破落戶,兩口子來投身為僕,圖蔭庇的。」
2.捨身。《後漢書.卷四三.朱暉傳.論曰》:「專諸、荊卿之感激,侯生、豫子之投身,情為恩使,命緣義輕。」南朝梁.武帝〈唱斷肉經竟制〉:「己不能投身餓虎,割肉貿鷹,云何反更啖他身分。」
投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賣身契。《儒林外史》第二五回:「這姓王的在我家已經三代,我把投身紙都查了賞他,已不算我家的管家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動物的軀體。如:「身體」、「健身」、「身長七尺」、「隨身攜帶」。
物體的軀幹。如:「樹身」、「車身」、「船身」、「機身」。
生命。如:「奮不顧身」、「捨身救人」。
親自。如:「身教」、「以身作則」、「身歷其境」、「身體力行」。
名分、地位。如:「身分」、「身家」、「出身寒微」、「身敗名裂」。
品格、修養。如:「修身齊家」、「立身處世」。
懷孕。如:「有身」、「身孕」。
量詞。用於計算佛像數量的單位。如:「夾道兩旁有佛像五百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加。如:「投考」、「投保」、「投身軍旅」。
義無反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著正義,勇往直前,絕不退縮。如:對日抗戰時,許多熱血青年都義無反顧的投身戰場。亦作義不反顧。
平步青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 3.故事內容戰國時代,魏國有個名叫范睢的人,他想說動魏王,替自己立點事業,因為沒有機會,就投身在魏國官員須賈的門下。有一次,范睢隨同須賈出使齊國,齊王很賞識他;須賈知道之後,十分的妒忌,就處處陷害他。范睢不得已,只得逃往秦國,後來竟做到秦國的宰相,他想起從前被陷害的情景,就極力的主張伐魏。魏王派出須賈出使秦國,希望能在宰相的面前緩和局勢。范睢故意打扮成傭人的模樣,替須賈駕車;到了相府的門前,假裝進去通報,就不出來了。須賈覺得奇怪,一問之下,才知道這個傭人竟然是宰相,嚇得爬進去見范睢,叩頭就說﹕【我沒料到你能經營...
一毛不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燕丹子》卷中:「荊軻曰:『有鄙志,常謂心向意,投身不顧;情有異,一毛不拔。』」
肝膽相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們的汙辱和輕視,受過「胯下之辱」,但他仍舊忍辱負重,等待一展抱負的時機。陳勝、吳廣揭竿起義之後,韓信投身項梁麾下。他曾多次向項羽獻計,但都沒有受到重視,於是他離開楚營,投靠劉邦。劉邦本來也沒有重用他,丞相蕭何知道韓信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屢次向劉邦推薦,劉邦將信將疑,與韓信討論軍國大事之後,終於確信韓信是個人才,遂拜為大將軍。韓信屢建奇功,他先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順利取下關中,使劉邦得以還定三秦;在井徑口「背水一戰」,大破趙軍二十萬;攻克齊都臨淄後,楚將龍且領二十萬人馬來救,韓信派人用一萬多個沙袋截阻淮水,利用「半渡而擊」的辦法,趁楚軍渡水之時掘開上游的堤防,將楚軍沖得大潰四逃。楚漢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投身、投入。《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彼即肆然而為帝,過而為政於天下,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
三教九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教九流」係由「三教」及「九流」二語組合而成。 「三教」指儒、佛、道。語或出自《周書.卷五.武帝紀上》。北周武帝宇文邕,鮮卑人。生活節儉樸實,勤政愛民。在位期間(西元560∼578),改革鮮卑舊俗,釋放奴隸。當時因為社會動亂不安,許多人投身佛、道,尋求精神上的寄託,武帝卻認為僧道不事生產、又不用交稅,影響國家財政,應該廢除。於是在建德二年十二月癸巳這天,他召集大臣、沙門及道士等,討論三教的好壞,結果儒教為先,道教第二,佛教最後。 「九流」則是出自《漢書.卷一○○.敘傳下》。敘傳是作者自敘家世、生平,兼及編纂旨趣、體例的文章,典源所錄是《漢書》中為何收錄〈藝文志〉的編纂旨趣。其內容略謂:自...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