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8380 收藏人次:2391582
1.抵禦、抵擋。如:「反」、「敵」、「暴」、「八年戰」。《列子.黃帝》:「而以道與世,必信矣夫。」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而不降乎?」
2.違逆、不順從。《荀子.臣道》:「有能君之命,竊君之重。」宋.梅堯臣〈汝墳貧女〉詩:「郡吏來何暴,縣官不敢。」
3.對等、匹敵。如:「衡」、「分庭禮」。《後漢書.卷四○.班彪傳下》:「榮鏡宇宙,尊無與。」唐.章懷太子.注:「,猶敵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有大巫山,非惟三峽所無,乃當峰岷峨,偕嶺衡疑。」
4.舉。《文選.揚雄.羽獵賦》:「移珍來享,手稱臣。」《文選.曹植.洛神賦》:「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
1.剛直、正直。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若賢人之美辭,忠臣之直。」
2.高尚。如:「志」。《楚辭.宋玉.九辯》:「堯舜之行兮,瞭冥冥而薄天。」
姓。如漢代有徐。
分庭     
瀏覽人次:15935 收藏人次:2926315
彼此的關係對等,以平等的禮節相見。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當。《儒林外史》第四○回:「但凡做的來,蕭雲仙就和他分庭禮,以示優待。」也作「分庭伉禮」。
負隅頑     
瀏覽人次:6258 收藏人次:1255404
依恃險要的地勢,做頑強的抵。語本《孟子.盡心下》:「野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比喻憑藉某種條件,做頑強抵。如:「困守在屋子裡的槍擊要犯,雖負隅頑,終被警察擊斃。」
不可     
瀏覽人次:5734 收藏人次:458012
出於自然或人為,使人無法抵的強制力。如天災、地變或戰爭等。
負嵎頑     
瀏覽人次:5190 收藏人次:891359
依恃險要的地勢,做頑強的抵。比喻憑藉某種條件,而頑強抵。語本《孟子.盡心下》:「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如:「困守在屋子裡的槍擊要犯,雖負嵎頑,仍難逃被捕的命運。」
    
瀏覽人次:4935 收藏人次:615944
拒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遂得百餘日,拒兇逆。」《三國演義》第一九回:「如有拒大軍者,破城之日,滿門誅戮。」
    
瀏覽人次:3520 收藏人次:624764
抵禦、拒。如:「抵外族侵略。」
    
瀏覽人次:3375 收藏人次:615005
彼此相敵,不相上下。《史記.卷九七.陸賈傳》:「今足下反天性,棄冠帶,欲以區區之越與天子衡為敵國,禍且及身矣。」《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衡,不如早與之絕。」
作用     
瀏覽人次:2805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是指與某主要動作相反的作用。就是互相對立的意思。人體有很多動作都是由主動作和拮動作的平衡作用來完成。例如心臟的控制,交感神經是促進作用,而副交感神經則是抑制作用。對交感神經而言,副交感神經就是拮作用。舞蹈有很多動作,必須靠全身肌肉的協同作用和拮作用協調完成。
    
瀏覽人次:2491 收藏人次:682737
1.對他方的意見或措施作反對的表示。《後漢書.卷六四.盧植傳》:「群僚無敢言,植獨議不同。」
2.持論正直。《後漢書.卷四三.何敞傳.論曰》:「樂、何之徒議柱下,故能挾幼主之斷,勦姦回之偪。」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