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50.03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拓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從石碑上拓印下來的紙本。拓印時先將紙張浸溼,敷在碑刻或金石文物上,用毛刷刷平,此時凹刻的字跡、圖案處便會凹下去。等紙晾乾後,再以毛包拍打碑面上墨,平坦的地方烏黑一片,有字跡的地方則是空白。墨乾後將紙揭起,整平,即完成摹印的工作。如曹全碑拓本、玄秘塔碑拓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紙墨摹印碑刻、銅器、甲骨等。方法是先在物體上蒙上一層薄紙(通常是棉紙或宣紙),再用髮束等物,予以拍打,依陰陽紋顯現凹凸紋路,然後上墨,以顯出所欲摹印的文字或圖像。通「搨」。如:「拓印」、「拓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書籍、字畫、碑帖等。如:「讀本」、「版本」、「刻本」、「拓本」、「手抄本」、「精裝本」。
以訛傳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由於真蹟已不可得,故當時自以定武本最為珍貴。北宋慶歷年間,此碑在民間出現,歐陽修《集古錄》收有其拓本,然有數個版本,因為沒有經過深入考證,真正的定武本並未得到應有的尊崇,反被視為別本。熙寧年間,定武真本落入薛師正父子之手,為保有真本,薛氏父子大量拓印,以假亂真,流入世面的多為偽本,真本反而少見。宋室南渡後,眾人又據流於世面之偽本大量翻刻,「訛以傳訛」,終至真偽難辨,王柏以為這種現象十分可笑。後來「以訛傳訛」這句成語,就從王柏文中「訛以傳訛」演變而出,指將不正確的訊息繼續傳播下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臨摹學習的書畫拓本或影印本。如:「碑帖」、「字帖」、「畫帖」。宋.蘇軾〈虔州呂倚承事年八十三讀書作詩不已好收古今帖貧甚至食不足〉詩:「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箱筥。」
訛以傳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由於真蹟已不可得,故當時自以定武本最為珍貴。北宋慶歷年間,此碑在民間出現,歐陽修《集古錄》收有其拓本,然有數個版本,因為沒有經過深入考證,真正的定武本並未得到應有的尊崇,反被視為別本。熙寧年間,定武真本落入薛師正父子之手,為保有真本,薛氏父子大量拓印,以假亂真,流入世面的多為偽本,真本反而少見。宋室南渡後,眾人又據流於世面之偽本大量翻刻,「訛以傳訛」,終至真偽難辨,王柏以為這種現象十分可笑。後來「以訛傳訛」這句成語,就從王柏文中「訛以傳訛」演變而出,指將不正確的訊息繼續傳播下去。
王羲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第二",蘇軾之黃州寒食詩帖為"第三"),神龍本,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黃庭經 (亦名《換鵝帖》,宋拓本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樂毅論 (梁拓本)喪亂、二謝、得示帖 (唐摹本,日本皇室藏)憂懸帖寒切帖 (又名《廿七帖》/《謝司馬帖》,藏於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孔侍中帖和頻有哀禍帖 (二帖連為一紙,藏於日本前田育德會)遠宦帖 (亦名《省別帖》,十七帖中的一封書信,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姨母帖 (《唐摹萬歲通天帖》之一...
顏真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盡矣。」 著作傳世顏真卿的作品比較多,著名的墨跡據說有138種。像是楷書:多寶塔牌、東方朔畫贊碑宋拓本、元結碑、麻姑仙壇記、大唐中興頌、告身帖、爭座位帖、秦使帖、勤禮碑;行草書:祭侄文稿、裴將軍帖、自書告身、劉中使帖、湖州帖。後人編有《顏魯公文集》資料來源:網路
搨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紙或絹覆於原跡之上,向光照明,先雙鉤字邊,再逐筆填墨而成的副本。至宋、元後與拓本混為一談,而沒有分別。
趙明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石录》的写作。这是一部继欧阳修《集古录》之后,规模更大、更有价值的研究金石之学的专著。著录所藏金石拓本,上起三代下及隋唐五代,共2000种。《金石录》30卷。前10卷为目录,按时代顺序编排;后20卷就所见钟鼎彝器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石刻文字,加以辨证考据,对两《唐书》多作订正,是研究古代金石刻必资之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