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舀取。《詩經.小雅.大東》:「維北有斗,不可以酒漿。」
2.牽引。《文選.郭璞.遊仙詩七首之三》:「左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3.謙退、退讓。《荀子.宥坐》:「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而損之之道也。」
4.推崇。通「揖」。《北史.卷三八.裴文舉傳》:「父邃,性方嚴,為州里所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液體由一容器注入另一容器。《聊齋志異.卷一.勞山道士》:「遂各覓盎盂,競飲先釂,惟恐樽盡,而往復注,竟不少減。」
2.比喻取有餘以補不足。宋.陳傅良〈哭呂伯恭郎中舟行寄諸友〉詩:「注隘溟渤,扶攜薄穹昊。」
彼注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取有餘以補不足。參見「彼注茲」條。如:「他把寬列的經費挪給預算緊絀的單位,以收彼注此之效。」
彼注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舀那個大容器中的水,灌入這個小容器中。語本《詩經.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彼注茲。」後比喻取有餘以補不足。清.錢謙益〈太僕寺少卿陳綬授中憲大夫制〉:「士有試于一命,屯膏不施,而光大于其子,匪獨積習名教,有開必先,彼注茲,天亦以著廉吏之報焉。」也作「彼注此」。
淚揉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悲傷落淚的樣子。元.無名氏《認金梳》第四折:「好著我淚揉眵,誰承望卻絕嗣。」也作「抹淚揉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謙遜有禮。《文選.王儉.褚淵碑文》:「功成弗有,固秉撝。」《舊唐書.卷七○.岑文本傳》:「文本自以出自書生,每懷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謙卑退讓。《北史.卷二三.于栗磾傳》:「名位雖重,愈存謙,每朝參往來,不過兩三騎而已。」
芝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新唐書.卷一九四.卓行傳.元德秀傳》:「房琯每見德秀,歎息曰:『見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盡。』」後為與人會晤的敬辭。《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敘會晤,曰得芝眉。」
墓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習俗。掃墓完時,將祭品分給附近的貧困兒童,一方面是憐恤,另一方面是防止他們破壞墳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