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13200 收藏人次:827981
1.用繩子拴綁。如:「柴」、「行李」。
2.編織時擊打使堅固結實稱為「」。《孟子.滕文公上》:「其徒數十人,皆衣褐,屨織席以為食。」漢.趙岐.注:「,猶叩椓也,織履欲使堅,故叩之也。」宋.蘇軾〈僧清順新作垂雲亭〉詩:「空齋臥蒲褐,芒屨每自。」
量詞。計算成束物件的單位。如:「一木柴」、「兩報紙」。
    
瀏覽人次:5014 收藏人次:1385701
1.用繩子綁住。如:「他把東西綁妥當,準備開車。」也作「綑綁」。
2.約束、束縛。如:「他被傳統的士大夫觀念綁住,無法接受新思想。」也作「綑綁」。
    
瀏覽人次:1902 收藏人次:0
隨車負責搬運貨物的工人。
    
瀏覽人次:708 收藏人次:0
綁。
    
瀏覽人次:354 收藏人次:0
一束稱為「一子」。如:「把這一子稻草拿到倉庫去。」也稱為「綑兒」。
    
瀏覽人次:125 收藏人次:0
沒有憑據、不可信。《紅樓夢》第六六回:「原有些真的,叫你又編了這混話,越發沒了兒。」
五花八門     
瀏覽人次:29864 收藏人次:2272572
怪當自去。」比暮,怪言于熙伯曰:「吾即去,但須遲我三日。」即收拾筐箱器皿衣履什物,至於醢鹽食具,莫不載而去。越數日,復還,曰:「大江以北,烽煙甚熾,吾未有備,將鳩工而飭材焉。惟重驚動相公起居,有足愧耳。」即召函人、矢人,造作干戈器械,鍛鍊刮磨,錚錚有聲,數日而舉。乃集數百人,甲冑1>而馳,耀武庭中。庭不甚廣,而縱橫馳驟2>,五花八門3>,宛如教場演習兵弁4>也,一呼擁而去。 〔注解〕
(1) 甲冑:鎧甲和頭盔。
(2) 馳驟:騎馬疾奔。
(3) 五花八門:五花陣和八門陣,陣法變化多端。前者可參《隋唐演義.第六回》,後者可參《鬼谷四友志.卷二上》。
(4) 兵弁:兵士。弁,音ㄅ|ㄢˋ。
三顧茅廬     
瀏覽人次:28324 收藏人次:3738035
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地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爲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
    
瀏覽人次:26490 收藏人次:1464960
1.用繩綁。如:「手無縛雞之力」。《左傳.文公二年》:「晉襄公縛秦囚,使萊駒以戈斬之。」
厲兵秣馬     
瀏覽人次:24274 收藏人次:1175348
則是派人趕緊回報鄭穆公這件事。鄭穆公獲報後,派人去招待秦國駐軍休息、居住的房舍察看,結果見到他們已經物裝車、磨利兵器、餵好馬匹,完成作戰的準備。於是鄭穆公將計就計派皇武子去送行,讓秦軍知道鄭國已有防備,免去一場戰爭。後來「厲兵秣馬」被用來指完成作戰準備。亦用來比喻完成事前準備工作。另外在《左傳.成公十六年》中,可見「秣馬利兵」一詞,也作比喻完成作戰準備的意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