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97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捕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捕捉動物食用。如:「鳥兒捕食小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的東西。如:「糧食」、「素食」、「甜食」、「速食」、「麵食」。
吃。如:「食用」、「飲食」、「發憤忘食」、「食不知味」。
供食用的。如:「食物」、「食油」、「食鹽」。
食言:爽約、不守信。如:「食言而肥」、「說話要講信用,不可食言。」
食指:A>第二根手指頭。B>比喻家庭人口。如:「食指浩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捉拿。如:「捕獲」、「追捕」、「拘捕」。
越俎代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溼處,分布於高山地區。亦稱「巧婦」。 (3) 偃鼠:鼴鼠的別名。常居土中,不見日光,視覺因而喪失,捕食昆蟲為生,亦稱「田鼠」。 偃,音|ㄢˇ。 (4) 庖人:廚師。庖,音ㄆㄠˊ。 (5) 尸祝:古代祭祀時掌讀禱告詞的主祭人。 (6) 樽俎:音ㄗㄨㄣ ㄗㄨˇ。古代盛酒食的器具。此指祭祀用的禮器。
鷸蚌相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鷸:音ㄩˋ,鷸目鷸科鳥類的通稱。種類繁多。嘴、腳均長,體格大小不一。羽毛多為灰、褐等暗色調。常涉水捕食小魚、貝類及昆蟲等。 (4) 拑:音ㄑ|ㄢˊ,夾住、挾持。 (5) 喙:音ㄏㄨㄟˋ,鳥獸等動物的嘴。 (6) 禽:捕捉。通「擒」。
螳臂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韓詩外傳.卷八》。 (2) 螳蜋:音ㄊㄤˊ ㄌㄤˊ,一種昆蟲。能捕食害蟲,有益農業,屬益蟲。 (3) 怒其臂:奮力舉起雙臂。怒,奮力。 (4) 當:音ㄉㄤ,置於……當中。 (5) 車轍:車輛經過所留下的痕跡,此指車輛所行經的道路。 (6) 伐:誇功。 (7) 而:你。 (8) 幾:接近。〔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八》齊莊公出獵,有螳蜋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御曰:「此是螳蜋也。其為蟲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莊公曰:「以為人,必為天下勇士矣。」於是迴車避之,而勇士歸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鷲鷹目猛禽類。嘴鉤曲,趾有鉤爪,強勁有力。全身呈褐色,尾形似魚尾。眼睛非常銳利,翼大擅長飛翔。捕食魚類、青蛙、鳥類等。俗稱為「老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植物的主要營養器官之一,能行光合作用。常略平展,生於枝幹上,也營呼吸、蒸發等作用,某些植物的葉部則因變態而具有貯藏、保護或捕食的功能。如:「一棵植物大致可分為根、莖、葉三部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鷸目鷸科鳥類的通稱。種類繁多。嘴、腳均長,體格大小不一。羽毛多為灰、褐等暗色調。常涉水捕食小魚、貝類及昆蟲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鷲鷹目猛禽類的通稱。體型稍大,上嘴鉤曲,趾有鉤爪,勁而有力。性凶猛,眼光銳利,飛行疾速,多捕食小鳥、野兔等。獵人多畜之,以逐禽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