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3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排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斥本地以外的人、事、物。如:「清末中國懷有強烈的排外思想。」
排外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斥本國以外人、事、物的政策。如:「澳洲曾對於亞裔移民採取排外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屬於某範圍裡面的稱為「外」。與「內」相對。如:「此外」、「除外」、「外面」、「屋外」、「門外」、「戶外活動」。
非自己所在或所屬的。如:「外國」、「外來語」、「外匯存底」、「古今中外」。
關係疏遠的。如:「別把我當外人。」、「你這麼客氣,就太見外了!」
母系親屬的。如:「外婆」、「外公」、「外甥」、「外孫」。
別的、其他的、非正式的。如:「外號」、「外史」、「外一章」、「飛狐外傳」。
外子:妻子對他人提及丈夫的稱呼。相對於「內人」而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序陳列。如:「排隊」、「排列」。
橫列。如:「前排」、「她個子高,總是坐在後排。」
推開、去除。如:「排擠」、「排除」、「排山倒海」、「獨排眾議」。
除去體內的廢物。如:「排泄」、「排汗」。
正式演出前的練習。如:「排演」、「排練」、「排戲」、「彩排」。
軍隊的編制單位。通常四班為一排。
切成扁平狀的肉片。如:「牛排」、「豬排」、「雞排」。
汽、機車換檔的設備。如:「手排」、「自排」、「排檔」。
量詞。用於計算成列人或物的單位。如:「站成一排」、「九排座位」、「兩排行道樹」。
辨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教兒童辨別學習時,要想了解兒童是否具備了內在條件,要求他指出刺激的一同特徵是必要的。在教學情境中安排外在條件時,教師可按學習原理中的兩項原則來處理:其一,當兒童表現正確反應時,立即給予適度的強化(表示讚賞)。其二,讓正確的反應多加幾次練習,以避免遺忘。 資料來源張春興(2005)。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戊戌變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戌政變)光緒皇帝被囚禁,康有為、梁啟超等人逃往國外。在康有為等人戊戌變法失敗後,清廷再度瀰漫一股保守排外的氣氛。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甲午戰爭、馬關條約、光緒皇帝英文關鍵字: First Sino-Japanese War、 Treaty of Shimonoseki、Guangxu Emperor 出處李永熾/著。中國全集2歷史中國,1982年出版,頁244~246。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
教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因宗教問題所引發的衝突案件。[例]清末中國排外的情緒導致各地教案頻傳,引起不少國際糾紛。
沙文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法國一名士兵沙文(Nicolas Chauvin)盲目崇拜拿破崙的軍功,自以為優越而鄙視其他國族。後因用於指妄自尊大、過度排外的民族主義或非理性的愛國主義。今亦用於指狂熱自大、極端本位主義的思想或行為。如男性沙文主義、文化沙文主義。
李春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臺灣茶葉的重要人物,他從福建安溪引進茶種栽培。李春生原本為洋行租了一間位於艋舺的店面,卻因為艋舺人排外轉至大稻埕。剛好當時艋舺港口因為淤積功能漸失,李春生因此建立了往後大稻埕茶葉重鎮的地位。在寶順洋行休業後,李春生轉任英商和記洋行(Boyd & Co.)總辦。他平日就有閱讀西洋書報的習慣,瞭解世界潮流與國際大事。他認為中國的自強運動不得要領,應該借鑑日本明治維新,在牡丹社事件後更主張應該自臺灣開始全盤改革。他對於公共建設也十分熱心,光緒4年(1878)捐款並督造臺北城,之後更由於督造鐵路(基隆─新竹段)獲清廷「...
主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近代構成國家的四要素之一。是國家至高無上的政治權力,對內具有排外的管轄權,對外則有不受他國干涉的權力。《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中國失了主權,辦一個小小犯人,都要聽外國人做主。」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