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85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採莓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莓模式是由Marcia J. Bates於1989年所提出的資訊搜尋模式,這篇文章後來也成為高被引的文章,文章內的許多建議亦被廣泛應用於資訊系統設計的實務中。
  在1960年代資訊科學研究中,所使用的資訊檢索典型模式是假定使用者依其資訊需求,進行系統的資訊搜尋,若有符合其需求的文獻,便呈現給使用者,即文獻和提問表達之間的相互匹配,將提問搜尋視為是針對問題的一種單一、一次性的概念。但在1980年代許多學者從事於社會學家和人文學者的資訊尋求行為研究中發現,採莓模式比傳統資訊檢索模式更貼近於人們真實的資訊搜尋行為。
採莓模式與典型的資訊檢索模式相較,主要反映出四種不同的特...
Bates, M. J. (1989). The design of browsing and berrypicking techniques for the online search interface. Online Review, 13(5), 407-424.Bates, M. J. (2005). Berrypicking. In K. E. Fisher, S. Erdelez & L. McKechnie (Eds.), Theorie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pp. 58-62). NJ: Information Toda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則、模範。如:「法式」、「模式」。
效法。如:「義風可式」、「母儀足式」。
事物外形的樣子。如:「形式」、「式樣」、「款式」。
儀節、典禮。如:「儀式」、「閱兵式」、「開幕式」。
數學、化學等自然科學的運算規則。如:「公式」、「程式」、「化學式」、「二元一次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範、法式。如:「模式」、「模範」、「楷模」。
仿效。如:「模仿」、「模擬」。
製作器物的範型。如:「銅模」、「模子」。
式樣。如:「他那模樣真是好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摘取。如:「採茶」、「採草莓」。
取用、選用。如:「採集」、「採取」、「採納」、「採行」。
挖取。如:「開採」、「採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莓: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被絨毛,葉根生叢出,長柄,著生三片邊緣有缺刻的小葉。花為白色。果實俗稱「草莓」,果熟呈紅色,肉質多汁,味道酸甜,可生食,亦可製果醬。如:「苗栗縣大湖鄉以產草莓遠近馳名。」
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標準形式。如:「不合模式的產品,必須淘汰,以免破壞商譽。」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