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2.96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探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索追究或研究。如:「探究原因」、「這個問題值得進一步探究。」
探究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探究式教學法1.1 探究式教學法的意義1.2 探究教學法的特徵1.3 探究式教學法的優點1.4 推廣探究式教學的困難點1.5 中英文關鍵字1.6 參考資料 探究<...
探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清楚、弄明白。如:「聽到門外一聲巨響,爸爸立刻起身出去一探究竟。」
團體探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體探究法(Group-Investigation,簡稱G-I),由莎朗(R.Sharan)等人於1976年所發展的,其目的在於提供學生多樣而廣泛的學習經驗,每組學生自行決定所要學習之內容,並懂得如何組織及進行溝通,然而這樣的學習經驗必先具備一些基本知識和技巧。團體探究包含以下四項重點:1.全班是由不同小組集合而成。2.設計多樣之學習任務供小組探究。3.強調學生間主動之溝通。...
探究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究是指由學生主動去探尋問題,並尋求解決問題的過程,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所採用的詰問法(產婆法),即與今日之探究法意義相近,可以說是早期的探究式教學法。探究教學法是一種有系統、有組織的教學策略,乃利用循序漸進的問題技巧,設計周密的教學歷程,以培養兒童明確的認知概念、客觀的處事態度、獨立的思考能力,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念。
  在教學法或教育心理學領域中,探究法常與發現法相互並用,是現代的啟發式教學法。美國教育學者布魯納(J.S. Bruner)是近代提倡探究教學最力的一位,認為求知是一個過程而非成果,學生並非只是知識的接受者,更應該是主動的探究者。此法原本源於自然科...
提問探究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問探究教學法(problem-based instruction)提問探究教學法(problem-based instruction)係指一發展自我導向的學習階段,從問題為根本出發,教學學生解決問題技巧之統合教學。(註1)目錄1 理論架構2 哲學架構3 杜威哲學架構下之提問探究教學法特色4 參考書目5 關鍵字 理論架構提問
自然式探究評價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式探究評價模式(naturalistic inquiry)自然式探究評價模式,是建立在現象學、解釋學、日常語言分析哲學以及符號互動論等理論之基礎上。自然式探究模式認為,科學探究的方法僅僅是人類許多種求知方法中的一種,如果以為這是探究
網路探究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網路探究式教學法(WebQuest)教學模式網路探究式教學法(WebQuest),是一種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教學模式,於1995年,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Bernie Dodge與Tom March兩位教授首先提出WebQuest的概念,是一套利用網路資源,協助學生自主探究以解決問題的學習模式,其目的是為了整學習策略與應用網路資源,規劃
探究導向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究導向學習係指學生要學習像專業科學家一樣,用科學方法去探究問題。而探究式教學就是讓學生一方面練習科學技能,同時要讓學生運用這些科學技能去探究問題,以發現新的概念。
  根據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所領導的生物科學課程研究(BSCS)認為探究式學習應能讓學生體會下列各項概念:
  1.科學的知識都是由客觀數據資料的解釋而來,並非憑空臆測所得。
  2.科學的概念與假說都可能改變,數據資料之解釋也都可能隨時改變。
  3.任何一個學說及觀念都會變化,知識的體系也可能發生改變。
  4.科學知識的變化因客觀具體資料或證據而變化,並非隨意改變的。
  「探究地球:地球科學課程計畫」係一九六三至一九七三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博得(Boulder, Colorado)發展之地球科學課程;此課程是屬跨學科性的地球科學課程,適用於七至十年級。
  「探究地球」的教材內容是以經驗為中心,強調學生的探究過程。實驗活動是教科書的一部分,需要學生花費許多時間以自行設計、操作和詮釋探究的結果。由於沒有提供詳細的指導,學生和教師得以自由地進行創造式的思考。為補充教科書的不足,另編有十個單一主題式的實地研究指引。此外,尚有一系列的參考資料及六個影片提供教學之用。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