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接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界。如:「中國大陸與尼泊爾接境,以喜馬拉雅山為界山。」也作「接界」、「接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疆界。如:「國境」、「邊境」。
地方、場合。如:「環境清幽」、「人間仙境」。
遭遇的情況。如:「順境」、「處境」、「家境清寒」、「漸入佳境」。
進展的程度。如:「學無止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續合、連起來。如:「連接」、「接骨」、「接線」。
繼續。如:「他接著說出事情的後續發展。」
承續、輪替。如:「接班」、「接替」、「傳宗接代」。
收到。如:「接受」、「接信」、「接電話」。
靠近、碰觸。如:「交頭接耳」、「短兵相接」。
迎。如:「迎接」、「我到車站去接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及、到。《戰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
四分五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侯國,又沒有名山大川的阻隔。從新鄭到大梁只有二百多里,兵馬飛馳,不用花多少力氣就可以到達。南邊和楚國接境,西邊和韓國接境,北邊和趙國接境,東邊和齊國接境,士兵必須駐守四面邊疆,總計防守邊塞堡壘的人不下於十萬。剩下可以和敵人對壘,保護國家安全的部隊就不多了。魏國的地勢,本來就是個戰場。假使魏國向南與楚國友善而不和齊國友善,那麼齊國就會攻打魏國的東面;向東與齊國友善而不和趙國友善,那麼趙國就會攻打魏國的北面;與韓國不合,那麼韓國就會攻打魏國的西面;不親附楚國,那麼楚國就會攻打魏國的南面;這就是所謂的四分五裂的地理形勢啊!」張儀以告訴魏王,魏國正處於四方受敵的情勢,國土容易被分解割裂,遊說魏背棄合縱...
接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國或兩地域相接。如:「韓國北部和中國接壤,以圖們江、鴨綠江為界河。」也作「接界」、「接境」。
不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未及、不及。《戰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唐.柳宗元〈鈷鉧潭西小邱記〉:「邱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
威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威嚴與信用。《晉書.卷四二.王渾傳》:「渾與吳接境,宣布威信,前後降附甚多。」《明史.卷三二九.西域傳一.哈密衛傳》:「否則羈其使臣,發兵往討,庶威信並行,賊知斂戢。」
展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反覆變化。《戰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展轉不可約。」《金瓶梅》第四七回:「據這小廝所言,就是實話。汝等如何展轉得過。」
卑梁之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卑梁,春秋時楚吳接境的城邑。卑梁之釁指吳楚邊邑兩處女爭桑,卑梁人傷吳國處女,因而引起爭端,導致兩國交戰的故事。典出《呂氏春秋.先識覽.樂成》。後指因細故而引起衝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