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0.4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推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究揣測。唐.李商隱〈為大夫安平公華州進賀皇躬痊復物狀〉:「驗推測則咸如周卜,聽祝辭而皆若華封。」《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太宗皇帝一日宣喚袁天綱入司天臺觀天文,推測世運。」
推測;猜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某些問題的推理及猜測。
人力需求推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力需求推測法主張學校系統須依照經濟生產目標,提供需要的合格人力,或滿足經濟效率的規準,而作適度擴張。此種方法與社會需求法相反;社會需求法只求滿足個人對教育的需求,不含經濟上的「社會」涵義,而人力推測法係以滿足社會的經濟目標為鵠的,不必求其與個人的願望相一致。
  人力需求推測法之重點在於保證社會經濟獲致成長,試圖經由教育系統培植所需之人力,為一種未雨綢繆之策。從邏輯觀點言,似無懈可擊,因其具有高瞻遠矚之見,切合國家未來發展之需求。唯此法仍有若干方面值得商榷,可從理論與實際兩方面析述之。
  從理論方面言,人力需求推測法有用下三項值得考慮的問題:(1)人力推測法只要求教...
推測指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需要修改但尚未修改的指令。在修改以前,推測指令為一條非有效指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想、估量。如:「預測」、「推測」、「猜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手將物件往前移。如:「推車」、「推開」、「推門」。
找藉口回絕或躲避。如:「推托」、「推卸」、「推辭」、「推三阻四」。
擴展、使事情進行。如:「推行」、「推展」、「推動」、「推銷」、「推廣」。
依例演算、探究。如:「推求」、「類推」、「推算」、「推論」。
選出。如:「公推」、「推選」、「推舉」、「推派」。
尊崇、讚許。如:「推崇」、「推許」。
除去。如:「推陳出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或是、想來是,表示推測的意思。南朝陳.徐陵〈走筆戲書應令〉詩:「秋來應瘦盡,偏自著腰身。」唐.杜甫〈贈花卿〉詩:「此曲祇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每況愈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成語,後來用於比喻情況愈來愈壞。要了解這句成語須從《莊子》原文了解起,較為不易,所以後來有人從字面推測其義,更進而將成語改成「每況愈下」,雖屬訛用,但已成俗,備載於此,以供參考。
高瞻遠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賦〉(見收於《魏書》本傳)。張淵,史書云:「不知何許人。明占候,曉內外星分。」即言此人善以天象變化來推測吉凶禍福。其作〈觀象賦〉,即其觀察天象時,對人事變化所生的種種感慨。文中有「凝神遠矚,䚕目八荒」之句,原用以描繪凝神遠望,縱觀天下的姿態,而後「遠矚」一詞被截取出來,引申為眼光長遠的意思。這兩個典源一見「高瞻」,一見「遠矚」,後來被合用成「高瞻遠矚」,用來形容見識遠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是否、是不是,表示揣度、推測。《莊子.外物》:「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