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掩耳盜鈴     
瀏覽人次:30979 收藏人次:1755511
比喻自欺欺人。參見「盜鐘掩耳」條。《程乙本紅樓夢》第九回:「那怕再念三十本《詩經》,也是掩耳盜鈴,哄人而已。」《鏡花緣》第一四回:「他雖用綾遮蓋,以掩眾人耳目,那知卻是掩耳盜鈴。」
    
瀏覽人次:17642 收藏人次:4526306
1.遮蓋、遮蔽。[例]遮掩、掩面、掩耳盜鈴
    
瀏覽人次:11583 收藏人次:6520214
人及動物的聽覺器官。如:「耳朵」、「耳聰目明」。
形狀像耳朵的東西。如:「木耳」、「銀耳」。
器物的兩旁附有如人耳,便於提攜的提把。如:「鼎耳」。
位於句末,表決定的意思。相當於「了」。
位於句末,表限制的意思。相當於「而已」、「罷了」。如:「想當然耳。」
位於句末,表驚嘆。相當於「邪」、「乎」。如:「父子如此,何其快耳!」
    
瀏覽人次:8120 收藏人次:2394888
形狀像小鐘,中有小錘,搖動時因撞擊而發出清脆的響聲。如:「銅鈴」、「鈴鐺」。
會發出聲響,具有警示作用的器物。如:「電鈴」、「警鈴」、「門鈴」。
    
瀏覽人次:7796 收藏人次:2825133
偷取、竊取。亦指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如:「掩耳盜鈴」。《荀子.不苟》:「是姦人將以盜名於晻世者也,險莫大焉。」
掩耳     
瀏覽人次:433 收藏人次:0
摀著耳朵,表示不願聽聞。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有識傍觀,猶卻掩耳,況當之者乎?」
刻舟求劍     
瀏覽人次:55895 收藏人次:2617063
09.《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九回:「一任你刻舟求劍,怎當我掩耳盜鈴?」
以訛傳訛     
瀏覽人次:47281 收藏人次:2301528
04.《隋唐演義》第七一回:「閨閣之中,事變百出,掩耳盜鈴,誰人守著。可笑這些男子,總是以訛傳訛,把些銀錢,換一個牌坊,假裝自己的體面,與母何益?」
自欺欺人     
瀏覽人次:14419 收藏人次:433468
不但欺騙自己,也欺騙他人。《朱子語類.卷一八.大學.傳六章》:「因說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四回:「此刻做官的那一個不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的故智?」也作「欺人自欺」。
盜鐘掩耳     
瀏覽人次:1770 收藏人次:146237
有人得到一口鐘,想要背走,但因巨大無法背負,想擊毀它,但撞擊時有鐘聲,恐怕他人聽到聲音來搶奪,於是掩上耳朵。典出《呂氏春秋.不苟論.自知》。比喻自欺欺人。《舊唐書.卷二○.哀帝本紀》:「立嗣君於南面,斃母后於中闈,黃門與禁旅皆殲,宗室共衣冠並殪,復又盜鐘掩耳,嫁禍於人。」也作「盜鈴掩耳」、「竊鈴掩耳」、「塞耳盜鐘」、「塞耳偷鈴」、「掩耳盜鈴」、「掩耳盜鐘」、「掩耳偷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