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援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執筆寫字。《三國志.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時鄴銅爵臺新成,太祖悉將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收淚即長路,援筆從此辭。」
援筆立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起筆來很快就完成。《三國演義》第二二回:「(陳琳)當下領命草檄,援筆立就。」也作「援筆而就」。
援筆立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起筆來立刻寫成文章。形容才思敏捷。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六:「李太白一斗百篇,援筆立成;杜子美改罷長吟,一字不苟。」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三.句法.有三種句》:「命屬題意,如有神助,歸於自然之句;命題立意,援筆立成,歸於容易之句。」也作「援筆成章」。
援筆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起筆來立刻寫成文章。形容才思敏捷。唐.蔣防《霍小玉傳》:「生素多才思,援筆成章,引諭山河,指誠日月,句句懇切,聞之動人。」也作「援筆立成」。
援筆而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起筆來很快就完成。清.李漁《意中緣.第二齣.名逋》:「我想求詩求字的,還容易打發,唯有索畫一事,最難應酬。須要逐筆圖寫出來,不是可以倚馬而成,援筆而就的。」也作「援筆立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幫助。如:「救援」、「援助」、「支援」、「孤立無援」。
引用。如:「援例」、「援引書證」。
以手拉、牽。如:「攀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字、畫圖的用具。如:「毛筆」、「鉛筆」、「蠟筆」、「水彩筆」。
文字的筆畫。如:「筆順」、「起筆」。
寫。如:「筆誤」、「筆者」、「代筆」、「絕筆」、「筆之於書」。
像筆一樣直的。如:「筆直」、「筆挺」。
文章的寫作技巧。如:「敗筆」、「伏筆」、「驚人之筆」、「神來之筆」。
量詞:A>計算書畫作品運筆的單位。如:「畫幾筆潑墨山水。」B>計算金錢、款項、交易等的單位。如:「一筆錢」、「兩筆獎學金」。C>計算文字筆畫數的單位。如:「『文』這個字共有四筆。」
張冠李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錢希言《戲瑕.卷三.張公喫酒李公醉》1>唐武后時,有「張公喫酒李公醉」之謠。張公謂易之,昌宗兄弟也,李公謂中宗也,此即「薛王沈醉壽王醒」之意。一日士人有犯夜而非其罪者,舉此為辭,官遂命賦其事。士人援筆立搆數言,主者笑而釋之。此語流傳至宋,則宗門老宿,無不拈出來作對答人底話頭,味之卻真有不可思議道理在。其時又有「張公帽兒李公戴」,至今相傳又有「張三有錢不會使,李四會使卻無錢。」之諺,疑亦是此意耳。後世行市語有「張三李四」,皆非漫然無本。「魯酒薄,邯鄲圍」「罪生甲,旤歸乙」,事機莫測,曷足怪乎!諸老先生乃謂皆是亂說,然則聖人何以擇言於芻蕘。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明.田藝蘅《留青日札...
不假思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費思考,用不著動腦。《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一笑姻緣》:「學士大驚,喚華安到來,出題面試。華安不假思索,援筆立就,手捧所作呈上。」
倚馬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晉桓溫領兵北伐,命令袁虎依靠在馬前草擬一篇告示,袁虎不一會兒即寫滿七張紙,而且文情並茂。#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後用「倚馬可待」比喻文思敏捷,寫作迅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