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5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摒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除、捨棄。如:「一切陋習,都應摒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丟掉不用。如:「棄置」、「放棄」、「拋棄」、「丟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除。《集韻.去聲.勁韻》:「摒,除也。」如:「摒棄」、「摒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摒棄、拋棄。《左傳.僖公五年》:「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摒棄。《國語.周語下》:「而又奪之資,以益其災,是去其藏而翳其人也。」《新唐書.卷一五六.李元諒傳》:「元諒培高浚淵,身執苦與士卒均,菑翳榛莽,闢美田數十里。」
昭然若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臨危難時,也不曾被批評不勇敢。然而我的田地卻從未有過好收成,為國出力也沒有遇上聖明的國君,卻被鄉里所摒棄,被地方官所放逐。我到底有什麼地方得罪了老天,而遭遇如此的命運?」扁慶子說:「你不曾聽說過那些道德修養極高的人,他們忘卻自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縱放心靈於世俗之外,在不求建樹的環境中自由自在生活,這就是有所作為卻不自恃。像這樣處處標榜自我的作法,本來是很容易遭受傷害的,你如今把自己裝作很有智慧用以驚嚇眾人,用修養自己的方式來突顯他人的汙穢與低下,毫不掩飾地炫耀自己,就像高舉著太陽和月亮走路一般明顯而清楚。如今你得以保全身軀,不聾不跛地處於尋常人的行列中,已經是萬幸了,哪還有什麼閒暇抱怨上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排除拒絕、摒棄不用。如:「排斥」、「同性相斥」。《漢書.卷六.武帝紀》:「與聞國政而無益於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進賢者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摒棄、排除。《漢書.卷五一.鄒陽傳》:「願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後楚王、胡亥之聽。」
現實治療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想及行為正面時,其感覺及心理狀態亦會是正面。 特色 負責負責是現實治療中極為重要的概念。威廉葛拉瑟摒棄了精神病等名詞,而改用不能負責以滿足個人的需求來形容生活上遇到困難的人,威廉葛拉瑟認為人的問題是出於個人的心理及生理需求未能滿足所致,而負責任的人則會選擇合適的行為來滿足需求。部分人以不合現實或不理性的方法用以滿足個人的需求,現實治療中則視為不負責任。再者,在現實治療中,負責任的行為是可以培養的,而且越早培養越好。 治療關係為了使治療具有效性,在現實治療中,工作員會與案主建立起融洽的關係。當案主知道有人關心及支持自己,...
拋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丟棄,扔掉不要。如:「拋棄式隱形眼鏡。」《三國演義》第一三回:「百官宮人,符冊典籍,一應御用之物,盡皆拋棄。」
2.遺棄。如:「自從他被女友拋棄後,整天借酒澆愁。」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待嫁一個聰俊的,又怕半路裡輕拋棄。」
3.權利人放棄其權利而不行使,稱為「拋棄」。如:繼承之拋棄、占有之拋棄等是,為私權喪失原因的一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