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64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擊鼓求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擊鼓求亡」的意思是一面打鼓,一面追捕逃犯,比喻以不當的方法途徑而要達到目的,不但不可能,更適得其反。擊鼓求亡是[莊子‧天道篇]與[天運篇]中的寓言,旨在承續老子「絕仁棄義」的學說。根據老子學說,人的天性原本樸素無知,與自然之道相近;一旦文明進化,虛矯之心日起,於是「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仁義並不如儒家所主張的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德行,反而是人喪道失德後的表現。因此老子認為若要恢復人性的純真素樸,必須棄絕文明矯作,所謂「絕仁棄義,民復孝慈」就是這個道理。[天運篇]承續老子的這項學說,認為仁義並不是人的「性命之情」,只是人為矯作的結果。如此儒家一方面高唱仁義之說,另一方面又想恢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打擊樂器。用獸皮蒙在中空的木桶上所製成。如:「定音鼓」、「京韻大鼓」、「擊鼓鳴冤」。
敲擊、拍擊。如:「鼓掌」、「鼓琴」。
激勵、使振作。如:「鼓勵」、「鼓舞士氣」。
振動。如:「鼓動」、「鼓翅」。
突出、漲起。如:「鼓著腮幫子」、「鼓著一肚子的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乞請、懇請。如:「求人」、「乞求」、「請求」、「求饒」。
尋取、找尋。如:「追求」、「求取」、「尋求」、「緣木求魚」。
需要。如:「需求」、「供過於求」。
營謀。如:「謀求」、「力求改進」、「精益求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攻打。如:「攻擊」、「擊退」、「擊敗」、「迎頭痛擊」。
敲打。如:「敲擊」、「擊鼓」。
接觸。如:「目擊」、「觸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如:「死亡」、「傷亡」、「陣亡」、「家破人亡」。
死去的。如:「亡父」、「亡兄」、「未亡人」。
逃。如:「逃亡」、「流亡」、「亡命之徒」。
丟掉。如:「亡羊補牢」、「歧路亡羊」。
消滅。如:「滅亡」、「亡國」、「脣亡齒寒」。
擊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打鼓。《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李傕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術,常使女巫擊鼓降神於軍中。」《紅樓夢》第六三回:「且說當下眾人都在榆蔭堂中,以酒為名,大家頑笑,命女先兒擊鼓。」
2.《詩經.邶風》的篇名。共五章。根據〈詩序〉:「擊鼓,怨州吁也。」首章二句為:「擊鼓其鏜,踊躍用兵。」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