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擬人化     
瀏覽人次:1196 收藏人次:0
將動物、抽象觀念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賦予人類的形體、性格、情感等,表現人的舉動或思想情感的一種表現方式。
    
瀏覽人次:31466 收藏人次:3216822
計劃、打算。如:「擬購」、「擬辦」、「擬赴約」。
起草、編寫。如:「草擬」、「如擬」、「擬稿」。
模仿、仿效。如:「模擬」、「擬人」。
    
瀏覽人次:17234 收藏人次:6172383
勸導使性情變好。如:「感化」、「教化」、「潛移默化」。
使改變。如:「化名」、「化妝」、「化險為夷」、「千變萬化」。
消除。如:「化解」、「化痰止咳」。
使物體形態改變。如:「液化」、「焚化」、「火化」、「融化」。
化緣:佛家以能布施者為與佛有緣,故僧尼等求人布施財物稱為「化緣」。
羽化:A>昆蟲自蛹或稚蟲蛻變為成蟲時,稱為「羽化」。B>稱得道成仙為「化」。
接於名詞或形容詞之後,表示狀態的改變。如:「現代化」、「電腦化」、「科技化」、「平民化」、「自動化」。
化學:研究物質結構、性質及變化過程之科學。
化子:靠討飯、要錢過活的人。或稱為「乞丐」、「叫化子」。
    
瀏覽人次:13576 收藏人次:28575078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擬人     
瀏覽人次:3829 收藏人次:3292599
將事物賦予人的性格、情態。如唐朝杜牧的〈贈別〉詩二首之二「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也稱為「人性化」。
敘事治療(narrative_therapy)     
瀏覽人次:28196 收藏人次:535004
複雜性,引導個案把自己和問題分開來。 治療歷程1. 治療特色:諮商師和個案一起合作為問題命名,並將之擬人化。尋找例外事件。想像期待的未來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找到願意傾聽的支持性聽眾。2. 治療階段:治療是循環歷程,非線性歷程。循環中有以下要素:(1) 問題故事轉移為問題的外化故事(2) 描繪問題的影響(3) 聆聽問題故事的成功經驗(4) 編寫新故事,並記錄成功證明。3. 治療目標:能以新的語言描述生命經驗。並將問題的想法、感受、行為發展出新意義。4. 治療角色:諮商師是催化員,是不知情(not knowing)的立場。幫助...
村上春樹     
瀏覽人次:1519 收藏人次:0
只是以代名詞或者是符號來表示。村上春樹所有的文章中都是以「我」為主角,或者是以動物名稱作為寓言式或是擬人化的方式來表達。「村上春樹的作品是日式抒情風味的美式小說,真是恰到好處」有人是如此的形容。村上春樹的文體深受歐美作品的影響,所以村上春樹所描寫的世界和人物很容易使人產生共鳴。 著作:1986年 《1973年的彈珠玩具》1988年 《聽風的歌》1993年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1995年 《尋羊冒險記》1996年 《葉之蜘蛛猴》1996年 《舞。舞。舞》1997年 《挪威的森林》1998年 《爵士群像》1999年 《人造...
人格化     
瀏覽人次:433 收藏人次:0
將動物、抽象觀念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賦予人類的形體、性格、情感等,表現人的舉動或思想情感的文學表現方式。也稱為「擬人化」。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