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攝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攝取食物。如:「夜行動物,都在晚間出外攝食。」
懸浮物攝食生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以特化的濾食構造或分泌黏液攝食水中浮游生物或有機碎屑的動物,例如海綿、牡蠣、海鞘等。牠們具有特化的鰓、觸手、觸手冠或篩網狀的構造,經由過濾大量的水體,而自水體中獲得食物。有些珊瑚、多毛類或腹足類會分泌黏液網,用來黏附食物顆粒;鬚鯨則以特化的鯨鬚來過濾水中浮游生物。大多數的懸浮物攝食生物行固著生活,而且會在體內累積重金屬、有機物等污染物質,常被當做環境污染的指標生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如:「攝取」、「攝魂」。
拍照。如:「攝影」、「拍攝」。
代理。如:「攝理」、「攝政」、「攝行」、「攝位」。
管理。如:「統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的東西。如:「糧食」、「素食」、「甜食」、「速食」、「麵食」。
吃。如:「食用」、「飲食」、「發憤忘食」、「食不知味」。
供食用的。如:「食物」、「食油」、「食鹽」。
食言:爽約、不守信。如:「食言而肥」、「說話要講信用,不可食言。」
食指:A>第二根手指頭。B>比喻家庭人口。如:「食指浩繁」。
黃喉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水鹿等大型動物的幼獸。一般單獨獵捕仍以小型動物為主,牠們也會上樹捕食各種松鼠、巢中的幼鳥,也可能攝食昆蟲、蜂蜜、魚類和漿果。 排泄物長條圓型,顏色深暗、略微彎曲,長約十幾公分,便頭較粗至便尾較細尖,內含骨碎片、毛或羽毛等,隨著所吃的動物而不同,也可能含有植物性的殘渣。 *引用文獻*台灣哺乳動物(業外探險食用大圖鑑) 邢偉廉著 徐偉繪圖 頁110數位教育資源入口網 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69817黃喉貂
舌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具有攝食、分辨滋味、協助發音、咀嚼的器官。《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和尚慌到牛跟前跪下,牛伸出舌頭來舐他的頭。」
大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目前陸地上體型最大的動物。鼻長,無骨,具有嗅覺、喝水、攝食、打鬥、撫慰小象的功用。營群居生活。以青草、樹葉為食。可供勞役、交通工具。參見「象」條。
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對於植物的另一大類生物,這類生物多可自行攝食有機物以維生,有神經、感覺,並具運動能力。生存範圍遍及世界各處。
石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外,偶蹄類的幼獸、野兔、松鼠、鳥類、蛇、青蛙、魚和昆蟲等動物,甚至連部分植物的果實、根、葉都是石虎攝食的對象。貓科動物舌頭表面常見的角質化的刺,刺尖朝後有如銼刀的作用,可以舔淨獵物骨縫中的餘肉。(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石虎英文關鍵字: Chinese leopard cat 參考書目註1: 台灣哺乳動物,邢偉廉著,徐偉繪圖,天下文化出版社,2008,頁102。註2: 動物百科,姚啟久主編,漢湘文化,頁164。
食物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在生物界由於不同階層的攝食關係,可將生物分成生產者(如行光合作用的植物)、消費者(各級動物)及分解者(細菌等);其間關係呈鏈狀相接。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