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07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救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解救危難的援兵。如:「搬請救兵」。《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列傳》:「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虜急擊招降陵。」《三國演義》第一一回:「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請救兵的,便自引數百騎趕來。」
2.泛指能幫助人解決困難的人。如:「這櫃子太重搬不動,只得再找救兵幫忙了。」
內無糧草,外無救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處境非常困難和危急。如:「他生意失敗,無錢遣散員工,又告貸無門,真是內無糧草,外無救兵。」《三國演義》第七六回:「止有孤城一區,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危在旦夕。」《說岳全傳》第四四回:「兀朮見韓元帥不從講和,又不能沖出江口,只得退回黃天蕩,心中憂悶,對軍師道:『我軍屢敗,人人恐懼。今內無糧草,外無救兵,豈不死于此地!』」
救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尋求援助。如:「為了訓練小朋友獨力學習,老師要求學生必須自己完成勞作,不可以回家討救兵。」
救兵如救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派援兵就如同去救火一樣。比喻救援的急迫。《野叟曝言》第一○○回:「救兵如救火,寡人即此送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如:「兵器」、「兵械」、「短兵相接」。
戰士。如:「步兵」、「兵卒」、「兵來將擋」、「單兵攻擊」。
軍隊。如:「揮兵進攻」、「兵強馬壯」、「鳴金收兵」。
與軍事或戰爭有關的。如:「兵法」、「兵略」、「兵不厭詐」、「紙上談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援助。如:「救急」、「救命」、「救助」、「拯救」、「挽救」、「營救」、「救兵」。
偃旗息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資治通鑑.卷二六一.唐紀七七.昭宗光化二年》:「將攻沂州,先使覘之,曰:『城中皆偃旗息鼓。』綰曰:『此必有備,而救兵近,不可擊也。』」
如雷貫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都不肯還。吳王一氣之下,便下了戰書,結果楚國被吳國伍子胥等人打得大敗。楚國大夫申包胥,前往秦國商借救兵,但秦王不肯出兵,申包胥就在秦國痛哭七天七夜。秦昭公看申包胥日夜號哭,忠烈動人,心受感動,於是答應借申包胥十萬雄兵,命姬輦為主帥,助楚昭公復國。姬輦向申包胥報到時,申包胥即說:「久聞元帥大名,如雷貫耳。蒙秦王憐憫,發兵相救,有勞元帥領兵前往,真是楚國人民的萬幸!」這裡就用了「如雷貫耳」來稱讚姬輦名氣很大。因為這句成語是用來讚頌他人的聲名,所以常和「久聞大名」、「久仰大名」連用。
樂極生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威王八年,楚大發兵加齊。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髡辭而行,至趙。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楚聞之,夜引兵而去。威王大說,置酒後宮,召髡賜之酒。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飲一斗而醉,惡能飲一石哉!其說可得聞乎?」髡曰:「賜酒大王之前,執法在傍,御史在後,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斗徑醉矣。若親有嚴客,髡帣韝鞠,侍酒於前,時賜餘瀝,奉觴上壽,數起,飲不過二斗徑醉矣。若朋友交遊,久不相見,卒然相睹,歡然道故,私情相語,飲可五六斗徑醉矣。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握...
正中下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滸傳.第六三回》王太守是個善懦之人,聽得說了這話,便稟梁中書道:「梁山泊這一夥,朝廷幾次尚且收捕他不得,何況我這里孤城小處。倘若這亡命之徒,引兵到來,朝廷救兵不迭,那時悔之晚矣!若論小官愚意,且姑存此二人性命。」……梁中書聽了道:「知府言之極當。」先喚押牢節級蔡福發放道:「這兩個賊徒,非同小可。你若是拘束得緊,誠恐喪命。若教你寬鬆,又怕他走了。你弟兄兩個,早早晚晚,可緊可慢,在意堅固管候發落,休得時刻怠慢。」蔡福聽了,心中暗喜。如此發放1>,正中2>下懷。領了鈞旨,自去牢中安慰他兩個,不在話下。 〔注解〕 (1) 發放:處分發落。 (2) 中:音ㄓㄨㄥˋ,符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