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2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之大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之大倫」即設教之大義,是周代的大學教育在開學時所注重的七項教學的基本原則;用意在於使學生能符合尊師重道、從政報國、恭敬求學、收束威儀、從容學習、獨立思考、循序漸進等七項基本要求,使每個學生都能高尚其志。
  據〔禮記‧學記〕云:「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文中涵義,第一項是指學生入學時,有關的官員穿著朝服,用蘋藻祭祀先聖先師,表示尊敬道藝,使學生知所仰慕。第二項是指令學生誦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大王: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際常理,特指長幼尊卑之間的關係。如:「人倫」、「倫理」、「倫常」、「天倫」。
輩、類。如:「不倫不類」、「無與倫比」、「領先群倫」。
條理、次序。如:「語無倫次」。
大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大端、大原則。《禮記.學記》:「此七者,教之大倫也。」漢.公孫弘〈請為博士置弟子員議〉:「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婚姻者,居室之大倫也。今禮廢樂崩,朕甚愍焉。」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