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3.42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師心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九世紀下半期,德國心理學家馮特(W. Wundt, 1832~1920)於一八七九年在萊比錫大學設置心理實驗室,此後心理學開始脫離哲學領域,而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現代心理學朝著科學研究發展,且逐漸針對不同的行業而建立心理學分支,且更精細的依該行業的從業人員或相關人員的特質而展開研究,成為另一分支。在教育心理學中,依據對象,發展出兒童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學或發展心理學,並從而出現了教師心理學
  教師心理學與教師心理衛生的概念類似,但後者著重於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各項因素,及教師心理困擾的各種狀況。前者則是將教師視為一個平常人,探討其各種心理狀態對教育專業表現,及對學生之學習成效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原則、規律。如:「原理」、「道理」、「公理」、「義理」、「真理」。
物質的紋理、組織。如:「肌理」、「木理」、「紋理」。
辦事、處置。如:「處理」、「治理」、「辦理」、「代理」。
修治、使整齊。如:「整理」、「理家」、「理髮」。
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意見或反映的態度。如:「理會」、「置之不理」、「不理你了!」
順序、層次。如:「有條有理」、「這封信寫得條理分明。」
溫習、熟習。如:「理熟了功課」、「書不理不熟」。
自然學科。如:「理化」、「理工」、「理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臟:內臟之一。主管體內血液循環的器官。
思想、意念。如:「愛心」、「良心」。
腦海。如:「心思」、「心想事成」。
感情、情緒。如:「心情」、「心平氣和」。
物體的中央、內部。如:「圓心」、「掌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導、傳授學問或技藝的人。如:「老師」、「教師」、「師徒」。
學習、效法。如:「師法」、「師事」、「師古」。
榜樣、表率。如:「萬世師表」、「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稱有專門技藝的人。如:「醫師」、「律師」、「理髮師」、「鋼琴師」。
對道士或僧尼的尊稱。如:「法師」、「禪師」。
軍隊的編制單位。或泛指軍隊。如:「師團」、「誓師北伐」、「班師回朝」。
教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凡教授學生,傳授知識的人,統稱為「教師」。
2.舊時教授武術或戲劇歌藝的人。《金瓶梅》第九○回:「月娘眾人蹝著高阜,把眼觀看。看見人山人海圍著,都看教師走馬耍解的。」
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理之學。宋儒釋經,以傳道自命,重疏義理,兼談性命,為與禪學、道教相結合所產生的學派。理學衰於元,而復興於明。王守仁承繼陸九淵之學而光大之,但其後只知言心言性,而疏於力行,流於空談。也稱為「道學」、「性理學」、「宋學」。
心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個體心智活動的總稱。亦用以泛指人的思想、情感等內心活動。
2.心和理。是宋儒心性論中的重點。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答顧東橋書》:「此區區心理合一之體,知行並進之功。」
師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己之心為師,自以為是。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慎勿師心自任,取笑旁人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並師心獨見,鋒穎精密,蓋人倫之英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