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0.63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父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2~5世紀早期基督教為其教義辯護的一種思想體系。它是由既宣講又著作的護教者,即所謂的教父,根據《聖經》,並與古希臘、古羅馬哲學融合建立起來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賢能且有智慧的人。如:「先哲」、「聖哲」。
有智慧的。如:「哲理」、「哲人」。
尊稱別人的兒子。如:「哲嗣」。
哲學:研究宇宙人生根本原理的學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爸爸。如:「父親」、「父母」、「父子」。
對男性長輩的尊稱。如:「姑父」、「伯父」、「父兄」、「父執」。
對老年人的尊稱。如:「父老」。
尊稱事物原始的創造者。如:「音樂之父是貝多芬。」、「發明家之父是愛迪生。」
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哲學一詞在西方原指愛智,是一種藉由人的理智去探討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最高原理之學問。在東方,哲學除包含上述意義外,尚包含如何通過實踐行為以實現道德理想人格。
教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師。《老子》第四二章:「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2.初世紀時,融通希臘學說與基督信仰的學者,被教會封為「教父」。分為希臘教父與拉丁教父。
3.天主教、正教及某些新教宗派,行洗禮時為受洗者設置的男性保證人和監護人。
4.黑社會的領導者。
亞理士多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士多德之間擺盪」。亞里士多德提出想法主要關心變化不盡的塵世,也帶有後世許多心理學理論之色彩。當中世紀教父哲學成為顯學時,亞氏被尊奉為「大哲學家」,後到17世紀時唯實論的興起亞氏的理論又重新抬頭。但無論如何亞里士多德可說是史上熟知當時人類知識的最後一人,他的學術思想對西方文化、科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除了是最偉大的哲學家外,也是個偉大的教育家,他親自辦學,從事教育與研究工作,他繼承了蘇格拉底與柏拉圖偉大的精神及思想傳統,並且進一步將之發揚光大,對於整個西方的精神文明以及學術文化的奠基,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參考資料徐...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