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6.03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育學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學說」或「教育術」(Erziehungskunst)一詞是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在其著作[教育論]中所呼籲要建立教育科學理論基礎時,所必須進行的專門研究。
  康德不僅是位著名的哲學家,也是一位偉大的教育思想家;自一七七六年至一七八七年間曾四次擔任寇尼斯堡大學的教育學講座。康德的教育學講義在其逝世前一年(1803)由其門生林克(F.Th. Rink)整理編印,成為目前通稱的[教育論]。康德在書中極力提倡教育實驗與建立教育學的必要性;認為教育是一種藝術,教育活動不是單純地靠父傳子、子傳孫的一種無意識無計畫的模仿傳遞,而須有學術性的科學理論基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如:「說話」。
言論、道理。如:「學說」、「著書立說」。
解釋。如:「說明」、「說理」、「解說」、「說清楚」。
責備。如:「我剛剛說了他一頓。」
談論。如:「談天說地」、「談古說今」。
介紹親事。如:「說媒」、「說親事」。
文體的名稱。如:「小說」、「偵探小說」、「少年小說」、「長篇小說」。
用言語勸說別人,讓他聽從或採納自己的意見。如:「說服」、「說客」、「遊說」。
喜悅。通「悅」。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產。如:「生育」、「生兒育女」。
使存活、長大。如:「育嬰」、「育幼」。
栽培、教導。如:「教育」、「訓育」、「培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導培育。《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一種有關培植人才,訓練技能,以支應於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事業。
學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術上有根據、有系統的理論或主張。民國.章太炎《國故論衡.卷中.文學總略》:「學說以啟人思,文辭以增人感。」
照樣述說他人的言語。如:「這一篇話,他都學說給我聽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