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7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敢則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概是、會不會是。表示猜測的語氣。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做甚買賣度的昏朝?敢則是靠些賭官博。」
2.一定是、顯然是。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三折:「則俺那小哥哥,從幼兒便有志節,端的那頑劣處並無些,敢則是天生的聰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作動詞,表示肯定的意思。如:「他是男人」、「地上都是水」。
表加強語氣。如:「是誰偷的?」
對、正確。與「非」相對。如:「是非黑白」、「積非成是」、「實事求是」。
答應之詞。如:「是,我這就去。」、「是,我馬上就來。」
贊同。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事情。如:「國是」。
指示代名詞。等於「這」、「此」。如:「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
用在句中,使賓語提前。如:「惟命是從」、「惟利是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度、制度。如:「原則」、「規則」、「法則」、「細則」。
模範。如:「以身作則」。
即、就。如:「有過則改」、「飢則思食」。
卻。表示轉折的語氣。如:「今則不然」。
接數序詞後,表提頓。如:「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量詞。用於計算文字分項段落的單位。如:「一則消息」、「三則寓言」、「試題二則」、「新聞五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怕的、有勇氣的。如:「勇敢」、「膽敢」、「敢作敢當」。
謙詞。表示自己的冒進。如:「敢問」、「敢請」。
敢情:A>原來。如:「敢情他是個騙子。」B>自然、當然。如:「你也能去,那敢情好!」
則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是。《孤本元明雜劇.貶黃州.第一折》:「這裡有當途虎狼,那裡有拍天風浪,我要過水雲鄉,則是跳出是非場。」元.張國賓《薛仁貴.楔子》:「俺那孩兒薛驢哥,不肯做這莊農的生活,每日則是刺鎗弄棒,習什麼武藝。」
敢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定能。元.無名氏《鎖魔鏡》第三折:「喒兩個橫鎗躍馬且交半籌,敢則一陣裡抹了芒頭。」
2.正是。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這嬌娃,是誰家。尋包彈,覓破綻,敢則無纖搯,似軸美人圖畫。」
3.莫非、大概。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擺列著金釵十二行,敢則夢上他巫山十二峰。」《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他們當著這班人,敢則不敢提小旦兩個字,都稱相公。」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