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敷陳     
瀏覽人次:1129 收藏人次:117805
鋪敘陳述。《舊唐書.卷一三九.列傳.陸贄》:「其於議論應對,明練理體,敷陳剖判,下筆如神,當時名流,無不推挹。」《儒林外史》第一回:「說楔子敷陳大義,借名流隱括全文。」
    
瀏覽人次:35846 收藏人次:3215614
擺設、排列。如:「陳列」、「陳設」、「五味雜陳」。
述說。如:「陳情」、「陳述」、「面陳」、「鋪陳事理」。
舊的、年代久遠的。如:「陳跡」、「陳舊」、「陳年舊事」、「陳腔濫調」、「推陳出新」。
姓。
    
瀏覽人次:15750 收藏人次:3016626
1.鋪陳、展開。通「鋪」。[例]敷設、敷陳其事
詩經     
瀏覽人次:9225 收藏人次:326679
雅》”。 301-305 賦、比、興 “賦、比、興”是詩經的表現手法。朱熹《詩集傳》解釋:“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賦”是指“鋪陳直敘”,是直陳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經過(直述法),一般多見於《頌》和《大雅》。“比”是指“託物擬況”,是打個比方,用一件事物比喻另一件事物(比喻法),如《鄘風‧相鼠》﹑《魏風‧碩鼠》用可惡的老鼠的譬喻統治者的貪婪。“興”是指“託物起興”,是從一件事物聯想到另外一件事物;也可以說是:先言他物,再興起聯想(聯想法),如《周南‧...
空中樓閣     
瀏覽人次:8789 收藏人次:912140
05.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詞曲部.結構.審虛實》:「實者,就事敷陳,不假造作,有根有據之謂也;虛者,空中樓閣,隨意搆成,無影無形之謂也。」
陳述     
瀏覽人次:5606 收藏人次:1033784
敘述事情。《文明小史》第五回:「且說首縣上府稟見之下,當將金委員託說的話,婉婉轉轉陳述了一遍。」
八股文     
瀏覽人次:2982 收藏人次:122616
文體名。明、清兩代科舉考試時規定的應考文體。其體制源於宋、元的經義。最初八股考試命題採用經書中人倫治道之言,應試者據以敷陳經義,有若代聖賢立言,稱為「制義」。元仁宗以四書命題,限用朱子集注,明、清時科舉考試亦多取四書中的語句命題,故稱為「四書文」。明成化以後漸成定式,清光緒末年廢除。文章結構可分為破題、承題、起講、提比、虛比、中比、後比、大結八部分,全文對格式、體裁、用語、字數有嚴格規定。也稱為「八比文」、「制藝」、「時藝」、「時文」。
六義     
瀏覽人次:2164 收藏人次:0
《詩經》中的風、雅、頌、賦、比、興。見〈詩大序〉。大抵說來,風為各國的歌謠、雅是周王畿的歌曲、頌是廟堂祭祀的樂歌,此三種是《詩經》的三種體制;賦是敷陳其事、比是指物譬喻、興是借物起興,是詩經的三種表現內容的方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自商暨周,雅頌圓備,四始彪炳,六義環深。」
詩以言志     
瀏覽人次:963 收藏人次:0
語本《書經.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詩可以表達自己的心志意向。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詩以言志,賦以敷陳。」唐.王勃〈遊山廟序〉:「詩以言志,不以韻數裁焉。」
下筆如神     
瀏覽人次:830 收藏人次:0
形容寫起文章來,文思泉湧,行文暢達,如有神助。《舊唐書.卷一三九.陸贄傳》:「其於議論應對,明練理體,敷陳剖判,下筆如神,當時名流,無不推挹。」也作「下筆如有神」、「下筆有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