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52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采和本質。《文選.干寶.晉紀總論》:「爰及上代,雖文質異時,功業不同。」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唯陳壽三志,文質辨洽,荀張比之於遷固,非妄譽也。」
文質彬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采和實質均備,配合諧調。語出《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後用以形容人舉止文雅有禮。唐.王勃〈三國論〉:「文帝富於春秋,光膺禪讓,臨朝恭儉,博覽墳籍,文質彬彬,庶幾君子者矣。」《鏡花緣》第一五回:「唐敖看那尹玉生得文質彬彬,極其清秀。」也作「彬彬文質」。
彬彬文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采與質樸均備。後用以形容舉止文雅有禮。參見「文質彬彬」條。《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七.繡襦記.催子赴試》:「知本末,重綱常,彬彬文質好行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樸實的本性。如:「文質彬彬」。《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韓非子.解老》:「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質而惡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華麗有文采的外表。與「質」相對。參見「文質彬彬」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文彩。《楚辭.屈原.九章.懷沙》:「文質疏內兮,眾不知余之異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繁采寡情,味之必厭。」
蹣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旋行的樣子。唐.竇臮〈述書賦〉:「婆娑蹣跚,綽約文質。」
孤陋寡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拼音︰guǎ wén lòu jiàn釋義︰猶「孤陋寡聞」。見「孤陋寡聞」條。 01.明.胡翰〈羅文質公集敘〉:「以寡聞陋見論前人之道德,其亦過矣!」
異曲同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古體上》:「四言變而離騷,離騷變而五言,……上下千年,雖氣運推移,文質迭尚,而異曲同工,咸臻厥美。」
溫文儒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文質彬彬,態度溫和文雅。《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那時候公子的身量,也漸漸長成,出落得目秀眉清,溫文儒雅。」也作「爾雅溫文」、「溫文爾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