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3.68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斲琱為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除浮華,讓事物變樸實。參見「斲雕為樸」條。《漢書.卷九○.酷吏傳.序》:「漢興,破觚而為圜,斲琱而為樸,號為罔漏吞舟之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如:「事在人為」、「為人父母」、「為所欲為」、「為善不欲人知」。
當作。如:「視為」、「為主」、「為首」。
變成。如:「成為」、「化整為零」、「化悲憤為力量」。
是。如:「天下為公」、「失敗為成功之母」。
發展、潛力。如:「年輕有為」、「大有可為」。
被。如:「為人所害」、「為人所景仰」、「為人所信任」、「為人所擁戴」。
表示程度或範圍的廣大,加強語氣。如:「大為不滿」、「甚為信任」、「尤為出色」。
替、幫。如:「為人服務」、「為國爭光」、「為人作嫁」。
疑問原因。如:「為何你不答應?」、「他為什麼不去?」
為了,表示行動的目的。如:「為正義而戰」、「為了年邁的父母,他放棄了出國進修的機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在、不加修飾的。如:「樸素」、「樸實」、「樸直」、「質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斧頭。《左傳.成公二年》:「孟孫請往賂之,以執斲、執鍼、織紝皆百人。」
1.砍、削木。《莊子.天道》:「輪扁斲輪於堂下。」《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序》:「漢興,破觚而為圜,斲雕而為朴。」
2.雕飾。《淮南子.本經》:「木工不斲,金器不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磨製玉器。《集韻.平聲.蕭韻》:「琱,說文:『治玉也。』」
2.刻鏤。通「雕」、「彫」。《漢書.卷九○.酷吏傳.序》:「漢興,破觚而為圜,斲琱而為樸,號為罔漏吞舟之魚。」
3.雕畫彩飾。《漢書.卷七二.貢禹傳》:「牆塗而不琱,木摩而不刻。」
經雕飾的。《鏡花緣》第一○回:「身穿白布箭衣,頭上束著白布漁婆巾,臂上跨著一張琱弓。」
斲雕為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序》:「漢興,破觚而為圜,斲雕而為朴。」唐.司馬貞.索隱:「晉灼云:『斲理凋弊之俗,使反質樸。』」去除浮華,讓事物變樸實。唐.杜確〈岑嘉州集序〉:「聖唐受命,斲雕為樸;開元之際,王綱復舉。」也作「斫雕為樸」、「斲琱為樸」。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