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612.33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於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何、怎麼。《文選.潘岳.西征賦》:「嗟主闇而臣嫉,禍於何而不有。」《文選.任昉.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四海之議,於何逃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介詞:A>在。如:「寫於臺北」、「舟行於海」、「生於斯,長於斯。」B>對。如:「於你有利」、「於事無補」。C>給。如:「嫁禍於人」、「還政於民」。D>表比較。如:「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E>由、從。如:「取之於民」、「取之於社會」。F>表被動。如:「貽笑於人」。G>向。如:「求助於人」、「問道於盲」。>到、至。如:「聲聞於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表示疑問:A>什麼。如:「何處」、「何時」、「何人」、「何年何月」、「有何相干」。B>哪裡。如:「何去何從」、「天理何在」。
副詞:A>豈、怎麼。如:「何止」、「何至於此」、「何足掛齒」。B>為什麼。如:「何必這樣」、「何不早說」、「何樂不為」。
嘆詞。多麼,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榮幸」、「明日何其多」。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昏昧、糊塗。《荀子.天論》:「上闇而政險,則是雖無一至者,無益也。」《文選.潘岳.西征賦》:「主闇而臣嫉,禍於何而不有。」
高山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注解〕 (1) 伯牙:春秋時楚國人,生卒年不詳。善鼓琴者,與鍾子期為至交。 (2) 鼓:彈奏。 (3) 鍾子期:春秋楚國人,生卒年不詳。與伯牙為至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聽而知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已無知音,乃毀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 (4) 峨峨:音ㄜˊ ㄜˊ,高聳的樣子。 (5) 洋洋:水勢盛大的樣子。〔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
垂頭喪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非其鄉,百鬼欺陵。太學四年,朝虀暮鹽,惟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終,未始背汝,心無異謀,口絕行語。於何聽聞,云我當去?是必夫子信讒,有閒於子也。我鬼非人,安用車船?鼻嗅臭香,糗粻可捐。單獨一身,誰為朋儔?子苟備知,可數已不?子能盡言,可謂聖智。情狀既露,敢不迴避?」主人應之曰:「子以吾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儔,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滿七除二,各有主張,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轉喉觸諱。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窮:矯矯亢亢,惡圓喜方;羞為姦欺,不忍害傷。其次名曰學窮:傲數與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執神之機。又其次曰文窮:不專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時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窮:...
相關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言之,相關研究係指蒐集資料,以決定量個或多個可數量化之變項之間是否有關係存在,以及彼此之間之關係及於何種程度;關係程度以相關係數(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表之。惟諸變項監有關係存在,並不含蘊著彼此之間有因果關係存在。如果諸變項間之關係不高,無須做進一步考慮,如果諸變項間之關係很高,可進一步以因果-比較研究或實際研究探討,以決定這些相關是否為因果關係。直線相關(linear correlation)之程度可以量化的想關係數表示:完全正相關為+1.00;完全缺乏相關為0;完全負相關為-1.0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藏匿。如:「窩藏罪犯」。《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你偷庫內這四錠元寶,藏於何處?窩在那家?」
孤苦伶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īng gū kǔ釋義︰即「孤苦伶仃」。見「孤苦伶仃」條。 01.《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至於何玉鳳姑娘,一個世家千金小姐,弄得一身伶佇孤苦,有如斷梗飄蓬。」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餘裕的才能,原無須借助外力、事件或經歷的成全。我以為,一旦具備了余光中的才能,那麼無論生在何時,長於何方,他都必然會在文學上嶄露頭角,大顯崢嶸。陳義芝:余光中不需要推薦,四方都傳誦他的詩文。他引領讀者在人文情思的路上觀奇涉險,在想像力的鍛鍊與世事的認知上獲得多重驚喜。夏志清在論文《余光中:懷國與鄉愁的延續》中提到:「余光中所嚮往的中國並不是台灣,也不是共黨統治下的大陸,而是唐詩中洋溢著『菊香與蘭香』的中國。」(夏志清,1979:388-89) 人格與政治評價李敖以為余光中「文高於學,學高於詩,詩高於品」,定性為「一軟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