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2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旌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旗子的通稱。《周禮.春官.司常》:「凡軍事,建旌旗,及致民置旗弊之。」《西遊記》第四回:「就替我快置個旌旗,旗上寫『齊天大聖』四大字,立竿張掛。」也作「旍旗」。
2.借指官兵、士兵。唐.王昌齡〈青樓曲〉二首之一:「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
旌旗蔽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容壯盛的樣子。宋.蘇軾〈赤壁賦〉:「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也作「旌旗蔽天」、「旌旗蔽日」。
旌旗蔽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容壯盛的樣子。《戰國策.楚策一》:「於是楚王游於雲夢,結駟千乘,旌旗蔽日。」《孤本元明雜劇.蔣神靈應.第二折》:「統兵百萬,旌旗蔽日。」也作「旌旗蔽天」、「旌旗蔽空」。
旌旗蔽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容壯盛的樣子。元.周密《武林舊事.卷二.御教》:「戈甲耀日,旌旗蔽天,連亙二十餘里,粲如錦繡。」《英烈傳》第四四回:「因率城中將士,鼓噪而出,聲震山谷,旌旗蔽天,莫不以一當百,斬首萬級數。」也作「旌旗蔽空」、「旌旗蔽日」。
旌旗所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軍隊所到的地方。如:「昔時項羽入關,旌旗所指,燒殺擄掠,令人膽顫心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一種裝飾著五彩羽毛的旗子。[例]旌旗、霓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裝在竿上,有特別圖案,作為某種標幟或號令的布帛或紙。如:「國旗」、「旌旗」、「令旗」、「搖旗吶喊」。《文選.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而響應。」宋.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詞:「歸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旌旗一類的東西。如:「旌幢」、「幡幢」。
滄海一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衰、人事變遷的感嘆。文中提到因遊赤壁,而懷想起當年赤壁之戰時,曹操、周瑜當時的英姿,戰船相接千里,旌旗飄揚遮空的壯觀景色,如今卻什麼都不剩,豈不是讓人無限感慨?何況我們如今所能做的就是學漁夫、樵夫般的過日子,以魚、蝦、麋鹿為友,駕著小船,舉酒相敬。人生就像寄居在天地間的蜉蝣,也像滄海中的一粒粟米,是如此地短暫、渺小。想到這裡,難免感傷起來,轉而羨慕長江的永無窮盡。希望自己也能像天仙一樣地遨翔天際,和明月同壽。這裡的「渺滄海之一粟」後來演變成「滄海一粟」這句成語,比喻渺小而微不足道。
如火如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4) 挾經秉枹:夾著兵書,握著鼓槌。經,兵書。枹,音ㄈㄨˊ,鼓槌。 (15) 十旌:以十面旌旗所代表者為一單位。一行百人,十行設一旌旗,十旌約為萬人。旌,音ㄐ|ㄥ。 (16) 載常建鼓:設置旗子,擺好大鼓。常,一種繪有日月的旗子。鼓,樂器名。一種用皮革蒙在中空的木桶上所製成的打擊樂器,聲音洪亮。 (17) 方陣:士兵排列成方形陣勢。 (18) 裳:人下身穿的衣服。 (19) 旂:音ㄑ|ˊ,一種在旗旒上畫龍,並在旗竿竿頭繫鈴作為裝飾的旗子。 (20) 白羽之矰:用白色羽毛裝飾的箭。矰,音ㄗㄥ,繫有絲繩,用以射鳥的箭。 (21) 秉鉞:拿菑j斧。鉞,音ㄩㄝˋ,一種形狀似斧的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