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5.60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旱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長期雨水不足而造成的災害。天旱常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或使農作物枯死,影響糧食供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久不下雨的情形。如:「防旱」、「抗旱」、「旱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火、刀兵、荒旱等自然或人為禍害的通稱。如:「水災」、「火災」、「旱災」。《國語.周語下》:「古者,天災降戾,於是乎量資幣,權輕重,以振救民。」
哀鴻遍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難民。[例]非洲連年鬧旱災,哀鴻遍野,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
涓滴歸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涓滴」是水滴的意思,如晉.李顒〈經渦路作〉詩︰「亢陽彌十旬,涓滴未暫舒。」是形容旱災已久,一點小雨根本沒辦法紓解旱象。又如唐.杜甫〈倦夜〉詩:「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則是形容夜露深重,積成水滴的情景。後來用「涓滴」形容微少的財物、利益。如唐.柳宗元〈為王京兆賀雨表一〉:「渥澤徒加,涓滴無助。」「歸公」則是歸屬公家的意思,例如《儒林外史》第四○回:「我的產業,攢湊攏來,大約還有七千金,你一總呈出歸公便了。」便是描述要清結財產歸入公家。因此「涓滴歸公」就有即使很少的財物,也要全數歸入公家,形容一個人很廉潔的意思。《清史稿.卷二○.文宗紀》記載咸豐年間,由於盜匪四起,國家軍事費用增加,因此各地...
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無表示褒貶之義的所謂書法《朱子五經語類・統論經義》。《春秋》也有自然現像,日食、月食、隕石、水災、旱災、蝗災、地震等,記載日食三十六次,例如莊公七年所記“星隕如雨”是關於天琴星座流星雨,文公十四年記“有星孛入於北鬥”是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何休在《春秋公羊注疏序》中說:“往者略以胡毋生條例,多得其正,故遂隱括使就繩墨焉。”公羊傳和穀梁傳與左傳有很大的不同。公羊傳穀梁傳講「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希望試圖闡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認為《春秋》是孔子所作),有人認為有些內容有牽強附會的嫌疑。左傳以史實為主,補充了《春秋》中沒有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造成旱災的鬼神。《說文解字.鬼部》:「魃,旱鬼也。」《詩經.大雅.雲漢》:「旱魃為虐,如惔如焚。」漢.毛亨.傳:「魃,旱神也。」
韓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封死,遷居洛陽。貞元十七年(801年),任國子監四門博士,貞元十九年(803年)任監察御史,因關中旱災,上《御史臺上論天旱人饑狀》,糾彈國戚京兆尹李實,遂貶陽山令,深受百姓愛戴,百姓甚以「韓」字,為兒取名。這一年侄子韓老成去世,寫《祭十二郎文》。元和六年(811年)任國子博士,作〈進學解〉,受裴度賞識,擢為禮部郎中。815年隨裴度征淮西,因功擢任刑部侍郎,並作〈平淮西碑〉。任刑部侍郎時,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皇帝將佛骨迎入了宮中供養三日,舉國若狂,甚有百姓燒指灼背者。因諫阻唐憲宗迎佛骨,作《諫迎佛骨表》說明...
寥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衰敗、破落。[例]連年旱災,田園到處都呈現出一幅寥落的景象。
赤地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赤地千里」的「赤」,是光禿、裸露的意思。地面光禿裸露、寸草不生,通常是受到天災或戰禍所造成的後果。「赤地」一詞,較早見於《韓非子.十過》︰「晉國大旱,赤地三年。」指晉國曾遭到三年旱災,田裡寸草不生。到了後代,更用「千里」來加強形容此種荒涼景象的範圍之廣,例如所引典源《漢書.卷七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傳.夏侯勝》中,便可見到這樣的用法。漢宣帝即位之初,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下詔為武帝立尊號和廟樂,群臣立即表示贊同,並紛紛提出合適的方案,但是只有長信少府夏侯勝反對。他認為︰「武帝雖然有驅逐四夷、開拓疆土的功績,但是也因為他窮兵黷武,又奢侈浮誇,以致國力耗盡,百姓流離失所,半數人口死亡,到處發生蝗災,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