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3.50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白知曉。《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明曉得鄉裡人是不懂得什麼的,也只好隨時勸導。」
2.明天太陽剛出來的時刻。如:「明曉,就是大家分手的時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剛亮的時候。如:「破曉」、「拂曉」。
知道、明白。如:「知曉」、「曉得」、「通曉」。
使明白。如:「曉諭」、「曉以大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亮。如:「明亮」、「光明」、「明暗」。
時序次於現今的。如:「明年」、「明天」。
了解、通曉。如:「明理」、「明白」、「深明大義」。
清楚。如:「明辨是非」、「耳聰目明」、「黑白分明」。
視力、視覺。如:「失明」。
公開、顯露的。如:「明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聰慧,有智慧的。如:「聰明」。
朝代名。
明明:顯然如此、確實。如:「這事明明是他做的,他卻不承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曉事理。《莊子.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化險為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化險為平注音︰ㄏㄨㄚˋ ㄒ|ㄢˇ ㄨㄟˊ ㄆ|ㄥˊ漢語拼音︰huà xiǎn wéi píng釋義︰猶「化險為夷」。見「化險為夷」條。 01.清.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東河奏稿.卷一.;補授河督謝恩並陳不諳河務下忱摺》:「河臣總攬全局,籌度機宜,必須明曉工程,胸有把握,始能釐工剔弊,化險為平。」
大惑不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勞而不至,惑者勝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嚮,不可得也。不亦悲乎﹗ 〔注解〕 (1) 不靈:不明曉事理。
知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曉道理。《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莊子.秋水》:「知道者,必達於理。」
隨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論何時。《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仍令諸州每歲造僧帳。有死亡、歸俗,皆隨時開落。」《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明曉得鄉裡人是不懂得什麼的,也只好隨時勸導。」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昏昏,愚昧無知。昭昭,明曉通達。全句指用自己的蒙昧無知,去指導人,想要使人明白通達。《孟子.盡心下》:「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明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形容人的明曉。如:「別看他狀似痴呆,心卻像明鏡一般清明。」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