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93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昏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早晚、朝夕。《南齊書.卷七.東昏侯本紀》:「干戈鼓譟,昏曉靡息。」南朝陳.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若夫聽采民訟,昏曉必通,召引軒櫺,躬親辯決。」
2.明暗。唐.杜甫〈望嶽〉詩:「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3.比喻很短的時間。宋.蘇軾〈與客遊道場何山得鳥字〉詩:「作詩記餘歡,萬古一昏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剛亮的時候。如:「破曉」、「拂曉」。
知道、明白。如:「知曉」、「曉得」、「通曉」。
使明白。如:「曉諭」、「曉以大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下山後,天色未暗之時。如:「黃昏」、「晨昏定省」。
光線暗。如:「昏暗」、「昏天黑地」。
神志不清。如:「昏沉沉」、「昏頭昏腦」。
失去知覺。如:「昏倒」、「昏迷」、「昏睡」。
糊塗、不明事理。如:「昏庸」。
望穿秋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聊齋志異.卷七.宦娘》:「自別離,只在奈何天裡,度將昏曉。今日個蹙損春山,望穿秋水,道棄已拚棄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分開、劃分。如:「分割」。《戰國策.秦策四》:「三國之兵深矣,寡人欲割河東而講。」唐.杜甫〈望嶽〉詩:「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慧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薈萃,百家爭鳴的兩晉之際,躬逢其盛。承道安之學風,德行淳至,厲然不群,隱居廬峰三十餘年,率眾行道,昏曉不絕。廬山儼然已成為南方佛教中心,而遙與北方之羅什教團相媲美。在佛學上的建樹,堪與道安並駕齊驅。=資料來源=《中國歷代斯思想家六》台灣商務印書館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NX012/nx94064.htm
神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山勢神奇秀麗。唐.杜甫〈望嶽〉詩:「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墟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村落。唐.王維〈渭川田家〉詩:「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宋.陸游〈度浮橋至南臺〉詩:「寺樓鐘鼓催昏曉,墟落雲煙自古今。」也稱為「墟里」。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