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21.16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慧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晉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334~416)俗姓賈,雁門樓煩(約在今山西寧武附近)人。初學儒家、老、莊,二十一歲往太行恆山(今河北曲陽西北)參見道安,聽講般若經,遂從而出家。後入廬山住東林寺,領眾修道。善於般若,並兼倡阿毗曇、戒律、禪法。因此中觀、戒律、禪、教及關中勝義,都仗慧遠而流播南方。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彌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淨土,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祖。著名弟子有慧觀、僧濟、法安等,另有雷次宗傳其禮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距離不近的。如:「遠方」、「遠客」、「遠路」、「遠水救不了近火」。
不親近。如:「疏遠」、「遠親」。
深奧。如:「深遠」、「言近旨遠」。
遠離、避開。如:「遠嫌」、「遠小人」、「敬鬼神而遠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聰明靈敏。如:「聰慧」、「智慧」、「秀外慧中」。
習佛的悟性。如:「慧根」。
鏡花水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品質不一,內容難解。鳩摩羅什通曉多國語言,譯筆簡潔暢達,為世所重。《遠什大乘要義問答》為鳩摩羅什與慧遠的問答錄,又稱《大乘大義章》、《鳩摩羅什法師大義》,書中闡明了大乘佛教的教義,並反覆論述有關法身的問題。佛家把地、水、火、風四種元素形成之物稱為「色」,非此四大元素所形成之物則稱為「非色」。凡色,至少具有色、香、味、觸四種感覺之一,例如水有色、味、觸,風則只有觸。若是非色之物,就像鏡中的影像,水中的月亮,看來好像有實體,其實觸摸不著,只是個幻象。後來「鏡花水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虛幻不實在。
肅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肅然起敬」典源作「肅然增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中有一則記事:淨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在廬山講學,當時他雖已老邁,依然講論不輟。他看到弟子中有人怠惰了,就說道:「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說自己像桑榆上的落日餘暉,已經不久人世,但弟子們就像初昇的朝陽,光熱與時俱增,希望弟子們能夠把握青春年少,及時努力。慧遠說完後,就拿起佛經,繼續登座說法。那些高材生看慧遠雖老,卻仍賣力講論,就非常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因此更加努力。後來「肅然起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因受感動而莊嚴地興起欽佩恭敬之心。
枯木逢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㠠山遠公話》中的「是日遠公由(猶)如臨崖枯木,再得逢春」二句話,是描述慧遠重新登上高座為眾人講經,就像乾枯的樹木遇上了春天,又恢復了生命力。後來「枯木逢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雖處於絕境卻重獲生機,或劣境忽然轉好。
塵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塵世。晉.釋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塵封者,不以情累其生。」
付之東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給東流的水。比喻希望落空或前功盡棄。《喻世明言.卷三○.明悟禪師趕五戒》:「慧遠已知五戒禪師差了念頭,犯了色戒,淫了紅蓮,把多年清行,付之東流。」《文明小史》第二三回:「我這門樣一鬧,學堂中人一定要批評我,把我從前的名聲,一齊付之東流了。」也作「付之流水」、「付諸東流」、「付諸流水」、「盡付東流」。
霸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行占有。《儒林外史》第一三回:「蕭山縣正堂吳,為地棍奸拐事。案據蘭若庵僧慧遠,具控伊徒尼僧心遠,被地棍權勿用奸拐霸占在家一案。」也作「霸據」、「霸佔」。
學步邯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卻自己本來的面目。參見「邯鄲學步」條。晉.桓玄〈與釋慧遠書勸罷道〉:「今世道士,雖外毀儀容,而心過俗人,所謂道俗之際,可謂學步邯鄲,匍匐而歸。」《周書.卷四.十七.藝術傳.趙文深傳》:「後知好尚難反,亦攻習褒書,然竟無所成,轉被譏議,謂之學步邯鄲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