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易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更換所處的地位。《孟子.離婁下》:「禹、稷、顏子,易地則皆然。」
2.平坦的地方。《漢書.卷四九.鼂錯傳》:「若夫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眾易撓亂也。」
3.交換土地。《史記.卷七○.張儀傳》:「楚王曰:『不願易地,願得張儀而獻黔中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地位、位置。如:「留餘地」、「易地而處」。《晉書.卷八四.王恭傳》:「自負才地高華,恆有宰輔之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如:「易容」、「易地而處」、「改弦易轍」、「移風易俗」。
朝三暮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朝三暮四」。見「朝三暮四」條。 01.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序〉:「加以從梁至周,郡邑割據,更名易地,暮四朝三。」 02.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賓白.意取尖新》:「其實『尖新』,即是『纖巧』,猶之暮四朝三,未嘗稍異。」
迎刃而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例,認為「我軍現在士氣旺盛,如果趁機伐吳,就像用刀劈開竹子一樣,只要劈開前面幾節,下面也會順著刀勢輕易地劈開了」。晉武帝接納了杜預的建議,繼續進攻吳國,果然節節順利,很快地滅了吳國。後來「迎刃而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戰事進展順利。亦用來比喻事情很容易解決。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傷時局多變,哀憐百姓疾苦。語本唐.韓愈〈爭臣論〉。
探究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無法預知結果,或不能控制教室的秩序及教學活動,這都會造成其認為實施探究式教學是冒險的活動。。無法輕易地改變教師的授課習慣:可能是因為教師在缺乏自信、害怕改變甚至圖安逸的情況下,而讓教師認為改變是冒險的,以至於保守地維持一貫的教法,不圖改變。學生形成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困難: 劉宏文(2001)指出,學生在進行探究活動時所提出的問題,大多源自於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及經驗而對現象產生的迷惑,由於此類問題並不適合成為探究教學的題材,應經由教師的引導與小組討論的歷程,才能逐漸形成適合進行探究的問題。學生學習習慣上的限制:學...
勢如破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例,認為「我軍現在士氣旺盛,如果趁機伐吳,就像用刀劈開竹子一樣,只要劈開前面幾節,下面也會順著刀勢輕易地劈開了」。後來晉軍繼續進攻吳國,果然節節順利,很快地滅了吳國。「勢如破竹」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譬如破竹」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作戰順利,毫無阻礙;亦用來比喻事情進展順利。
心理防衛機轉_(defense_mechanism)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狀態,屬於自戀的,即只照顧自己,只 愛戀自己,不會關心他人,加之嬰兒的 “自我界限”尚未形成,常輕易地否定、抹殺或歪曲事實,所以這些心理機制即為自戀心理機制。一名成年人還運用“自戀機制”來進行自我心理防禦,是很危險 的。 不成熟心理防衛機制(二級防衛機制):此類機制出現于青春期,成年人中出現也是屬于正常的。包括內向投射、退行、幻想等。 神經性心理防衛機制(三級防衛機制):這是兒童的“自我”機制進一步成熟,在兒童能逐漸分辨什麼是自己的衝動、欲望,什麼是實現的要求與規範之後,在處理內心掙扎時所表現出來的心理機制。 成熟心理...
如膠似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麼三件麻煩的事又是什麼呢?」曾子回答:「年輕時候所學,年老時卻忘了,這是第一件;事奉君主有功,卻輕易地叛背君主,這是第二件;結交了很久的朋友,卻中途和他絕交,這是第三件。」子夏聽了,很佩服地說道:「說得好啊!謹慎地遵守一句好話,勝過讀一輩子的書;而能事奉一個賢君,比治理萬民的功績更大;這些道理每個人都應該了解。我以前很愚昧,不了解耕種的道理,所以我所種的田,一年都沒有收成;土地尚且如此,何況是人呢?以誠待人來交往,就算是原本疏遠的人,也會變得親密;如果用虛偽的態度與人交往,那麼就算是原本親密的人,也會變得疏遠。誠實的人相交,情誼就像膠與漆緊密接合那樣地堅固;虛偽的人相交,就好像薄冰見到太陽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