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昭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光明、顯著。《書經.堯典》:「百姓昭明,協和萬邦。」《詩經.大雅.既醉》:「君子萬年,介爾昭明。」
昭明文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所編的文選。參見「文選」條。
昭明太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參見「蕭統」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顯。如:「昭著」、「昭然」、「昭顯」、「天理昭彰」。
顯揚、使彰明。如:「昭大信於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亮。如:「明亮」、「光明」、「明暗」。
時序次於現今的。如:「明年」、「明天」。
了解、通曉。如:「明理」、「明白」、「深明大義」。
清楚。如:「明辨是非」、「耳聰目明」、「黑白分明」。
視力、視覺。如:「失明」。
公開、顯露的。如:「明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聰慧,有智慧的。如:「聰明」。
朝代名。
明明:顯然如此、確實。如:「這事明明是他做的,他卻不承認。」
心照不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照,是彼此心裡明白,出現在文獻中的時代相當早。梁代蕭統《昭明文選》中收有潘岳所寫的〈夏侯常侍誄〉,文中就有:「人見其表,莫測其裡,徒謂吾生文勝則史,心照神交,唯我與子。」意思是說,一般人不了解你夏侯湛,都以為你以文采勝,而顯得浮夸。只有我潘岳和你是「彼此心中明白,精神交往」,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心照」是不須藉用言語來表述的。後來「心照不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心裡明白,不必言語說明。例如《孽海花》第三一回提到姨太太彩雲趁機脫逃,張夫人早就清楚她的動機,所以吩咐不必理會此事,繼續趕路。大伙兒心照不宣,也就不必多問了。這句成語有時候也用於書信應酬語,如《玉嬌梨》第一九回寫到盧夢...
欲蓋彌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齊豹曰「盜」,三叛人名,以懲不義,數惡無禮,其善志也。故曰:《春秋》之稱微而顯,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勸焉,淫人懼焉,是以君子貴之。 〔注解〕 (1) 回:違反。 (2) 疚:音ㄐ|ㄡˋ,慚愧後悔。 (3) 章:表揚、顯揚。
提綱挈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縷析毫分,心目瞭然。」 02.明.宋濂〈杜詩舉隅序〉:「一覽之頃,綱提領挈,不待註釋而其大旨煥然昭明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詩經.豳風.東山》:「我東曰歸,我心西悲。」《文選.張衡.東京賦》:「曰止曰時,昭明有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勤勉努力的。《書經.盤庚下》:「無戲怠,懋建大命。」《國語.周語中》:「叔父其懋昭明德,物將自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