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53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暴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殘暴專制的統治者。《孟子.滕文公上》:「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經界。」晉.陸機〈五等論〉:「昏主暴君,有時比跡。」
暴君焚城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作者為波蘭的顯克微支,是一部膾炙人口的歷史小說。內容描寫羅馬帝國與新興基督教勢力間的衝突,作者將暴君迫害基督教的暴行,及信徒們不屈不撓的殉道精神,以對照的手法表現出來,在經營莊嚴和悲劇氣氛上相當成功。也譯作「你往何處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殘酷凶惡。如:「暴徒」、「暴虐」、「暴行」、「殘暴」、「暴政必亡」。
劇烈、猛烈。如:「暴力」、「暴怒」、「暴動」、「暴跳如雷」、「狂風暴雨」。
空手搏鬥。如:「暴虎馮河」。
忽然、突然。如:「暴漲」、「暴富」、「暴發戶」。
毀壞、糟蹋。如:「暴殄天物」、「自暴自棄」。
鼓起、突出。如:「他氣得頭上的青筋都暴出來了。」
顯露。如:「暴露」。
晒。同「曝」。如:「一暴十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建時代的一國之主。如:「國君」、「君主」。
古代的封號。如戰國時代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
子孫尊稱父祖輩。如:「嚴君」、「家君」、「先君」。
妻子稱自己的丈夫。如:「夫君」、「郎君」。
對一般人的尊稱。如:「陳君」、「諸君」。
亡羊補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ˋ),也不算太遲。』像商湯、周武王這樣的賢王,雖然只有百里之地,卻能夠興盛起來;而像夏桀、商紂這樣的暴君,雖然統有整個天下,最後卻亡國了。現在楚國的領土有幾千里,比起商湯、周武王的領地要大多了,所以只要大王有心振作,並非不可能啊!」這次襄王完全接納了莊辛的建議,並封他為陽陵君。在莊辛的輔佐下,襄王重振國力,終於收復失土,度過了這次的危機。後來「亡羊補牢」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犯錯後及時更正,尚能補救。
助紂為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紂,商代的暴君。助紂為虐比喻協助壞人做壞事。隋.祖君彥〈為李密檄洛州文〉:「達等助紂為虐,嬰城自固。」《紅樓夢》第九回:「後又附助著薛蟠,圖些銀錢酒肉,一任薛蟠橫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約,反助紂為虐討好兒。」也作「助桀為虐」。
愛屋及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何如?」武王曠乎若天下之已定,遂入殷。 〔注解〕 (1) 紂:名辛,商朝最後一位君主,相傳是個暴君。因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致民怨四起。後為武王敗於牧野,自焚於鹿臺而死。 (2) 武王:姬發,西周君王,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3) 皇皇:通「惶惶」,惶恐不安的樣子。 (4) 太公:呂尚,字子牙,號太公望,周初賢臣,生卒年不詳。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年老隱於釣,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 (5) 入殷奈何:指進入殷商國土後,當...
生靈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靈,人民、百姓。「生靈塗炭」指人民生活陷於泥沼和炭火之中。形容人民處於極端艱苦的困境。語出《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 △「民不聊生」、「民墜塗炭」
以卵擊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另外,在《荀子.議兵》也可看到這個成語的使用:荀子主張「仁人之兵」,反對「攻奪變詐」。他認為,如果以暴君桀的不義之師,來攻擊聖王堯的仁人之兵,就好像「以卵投石」一樣,注定會失敗的。
不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和七種臣子行為的得失。說明君主治國的態度和方法,在在影響了臣子和人民的行為。其中提到一種擅作威福的暴君,喜怒無常,動輒嚴厲治罪而殺人,絕不寬赦,那麼臣子就會震驚而不知如何是好。君主若不及時覺悟,則國家的法度日漸衰敗,國家也就不再安定了。後來「不知所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惶恐不安,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也有人以為這句成語是從《論語.子路》中,孔子所說的「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演變而來。一個國家不行禮樂,刑罰不公平,人民當然無所適從,不知所措了。《論語》原文中的「錯」,就是「措」的通假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