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5.3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暴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治者指稱以暴力行為挑戰既有社會秩序或政治秩序的群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殘酷凶惡。如:「暴徒」、「暴虐」、「暴行」、「殘暴」、「暴政必亡」。
劇烈、猛烈。如:「暴力」、「暴怒」、「暴動」、「暴跳如雷」、「狂風暴雨」。
空手搏鬥。如:「暴虎馮河」。
忽然、突然。如:「暴漲」、「暴富」、「暴發戶」。
毀壞、糟蹋。如:「暴殄天物」、「自暴自棄」。
鼓起、突出。如:「他氣得頭上的青筋都暴出來了。」
顯露。如:「暴露」。
晒。同「曝」。如:「一暴十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百姓。如:「居民」、「國民」、「原住民」、「民為邦本」、「民不聊生」。
與人民有關的。如:「民生」、「民權」、「民心」、「民意代表」。
出於民間的。如:「民歌」、「民謠」、「民營公車」。
鎮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武力禁止暴亂,如:「鎮壓暴民」。《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帝與大臣議事於茅屋之下,諸將引兵於籬外鎮壓。」也作「壓鎮」。
法國大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行部分改革,以適應全國形勢。這項措施有如便個的催化劑,使得7月14日巴黎的騷動到達顛峰。一群憤怒的暴民攻打巴士底監獄(註1.)此後,國王及大臣被迫履行一些變革措施。法國議院變成國民會議,並發表人權宣言,又通過民主憲章。1792年,廢止君主制,建立共和。社會舊秩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自由、平等、博愛為基礎的新社會。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斷頭台。不斷出現的外部壓力實際上在法國革命中起到了主導角色,法國大革命戰爭從1792年開始,戰爭取得了一個世紀以來法國未曾取得的勝利,並使法國間接控制義大利半島和萊茵河...
搶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暴力掠奪。如:「這地區發生暴動,社會秩序明顯失控,許多暴民趁機搶掠財物。」《東周列國志》第三回:「犬戎焚燒宮室,搶掠庫藏,祭公已死於亂軍之中矣。」
賓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諸侯入貢朝見天子。引申為歸順臣服。《禮記.樂記》:「暴民不作,諸侯賓服。」《紅樓夢》第六三回:「如今四海賓服,八方寧靜,千載百載不用武備。」
黃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末年以鉅鹿人張角為首的暴民組織。因其徒眾皆以黃巾裹頭為標幟,故稱為「黃巾」。
逞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恣意行凶肆虐,凶暴殘忍。如:「這些暴民到處逞暴,肆意破壞公共事物。」
砸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砸破毀壞。如:「憤怒的暴民將道路旁的設施一一砸毀。」《濟公傳》第三回:「有犯清規,理應治罪於他,按清規治罪,理應砸毀衣缽戒牒,逐出廟外,不准為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