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6.51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暴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凶惡殘酷。《書經.泰誓上》:「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災下民,沉湎冒色,敢行暴虐。」《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孫策用仁義之師,白虎乃暴虐之眾,還宜擒白虎以獻孫策。」
暴虐無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做所為殘暴狠毒,喪盡天良。《晉書.卷七四.列傳.桓彝》:「遂肆意酒色,暴虐無道,多所殘害。」
暴虐浮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脾氣易怒,輕浮好動,沒耐性。《紅樓夢》第二回:「其暴虐浮躁,頑劣憨痴,種種異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殘酷凶惡。如:「殘暴」、「暴虐」、「暴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殘暴。如:「虐待」、「暴虐無道」、「助紂為虐」。
暴殄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朝末年,紂王帝辛對內統治手段殘暴,對外連年征戰用兵,導致商朝政治腐敗、社會動蕩。而當時商的西方屬國周,在位者為武王姬發,他任用賢士呂尚、周公等,國勢非常強盛,於是起兵伐紂。《書經.武成》篇記載了武王在征討商紂前,祭告天地的一段話,他說:「我周王姬發將征伐商,因為今日的商君紂暴虐無道,任意蹧蹋鳥獸草木等自然界生物,又殘害苛虐百姓。不但使自己成為逃亡罪犯的頭領,更使商朝城邑成了罪犯集中躲藏的巢窟。我獲得了志士仁人的協助,所以敢敬奉天意,前去遏制禍亂。」最後商周決戰於牧野,紂王慘敗,自焚而死,商朝滅亡。《書經》原文中的「暴殄天物」,原指紂王任意糟蹋自然界的生物,後來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糟蹋物力,不...
助紂為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納吳妓五千,是同皓之弊。 〔注解〕 (1) 武王:指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1) 紂: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史稱為「紂王」。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雖材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1) 傾宮之女:住在巍峨宮殿中的后妃佳麗。 (1) 皓:吳王孫皓(西元242∼284),字元宗,一名彭祖,字皓宗。在位期間,專橫殘暴,奢侈荒淫,大...
草菅人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菅,一種野草。草菅人命比喻輕視人命,濫殺無辜。語本《大戴禮記.保傅》:「其視殺人若艾草菅然,豈胡亥之性惡哉?」《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千萬不要草菅人命,視同兒戲!」《文明小史》第二六回:「況且內中有人到過雲南,曉得那裡官府待百姓的暴虐,……這些話說說,也教官府聽見,怕人家不服,不至依然草菅人命。」
愛屋及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朝末年,武王討伐暴虐的紂王,與紂王的軍隊大戰於牧野(地約當今河南省淇縣南),贏得勝利。紂王後來自殺,結束了商朝,而開啟了周朝的天下。武王不知該如何對待殷商的遺民,就召集眾大臣們商議。姜太公說:「我聽說愛一個人,連他屋頂上的烏鴉都愛;而討厭一個人,就連他家的圍欄都討厭。您覺得這樣如何?」武王認為不好。召公說:「我覺得可以殺掉有罪的人,讓無罪的人活下來,這樣如何?」武王還是覺得不好。周公又說:「讓他們繼續過原本的生活,仍然住在原本的房子裡,從事原本的工作,不要有太大的變化,並且多舉用賢德之人,您覺得這樣如何?」武王聽了讚嘆不已,認為只有這樣廣闊的胸襟才能平定天下,於是決定採用周公的意見。後來「愛...
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過」:《論語.子張》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1>。」 〔注解〕 (1) 文:音ㄨㄣˋ,掩飾。 2、「飾非」:《莊子.盜跖》柳下季曰:「先生言為人父者必能詔其子,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子不聽父之詔,弟不受兄之教,雖今先生之辯,將奈之何哉!且跖1>之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飄風,強足以距敵2>,辯足以飾3>非,順其心則喜,逆其心則怒,易辱人以言。先生必无往。」 〔注解〕 (1) 跖:盜跖,生卒年不詳。柳下季的弟弟,春秋時的大盜,生性暴虐,橫行天下。跖,音ㄓˊ。 (2) 距敵:抗敵。距,通「拒」。 (3) 飾:遮掩、偽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