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2.52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借還東西要有信用,則好辦事。如:「你跟人家借的東西用完儘快歸還,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交回、歸還。如:「還書」、「交還」、「還政」、「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複。如:「再嫁」、「再版」、「機會不再」、「一而再,再而三。」
表示兩個動作的接續。如:「吃了飯再走。」、「先打好草稿再寫。」
仍然。如:「再不走,就趕不上火車了。」
更。如:「若能再快一點就好了。」、「這事你肯做,真是再好也沒有了。」
再見:雙方道別的用語。如:「老師再見!」、「小朋友再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容易。如:「難關」、「困難」、「難事」。
使人受困。如:「這問題把他難倒了。」
不好。如:「難聽」、「難看」、「難吃」、「難聞」。
不敢、不能。如:「難免」、「難保」、「難言之隱」。
災害。如:「災難」、「苦難」、「空難」、「多災多難」、「倖免於難」。
質問、責備。如:「責難」、「非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暫時向人告貸財物。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左傳.定公九年》:「盡借邑人之車。」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借人典籍,皆須愛護。」
不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單、容易。《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今之仲連,求之不難,可無息乎!」《三國演義》第一○回:「如今曹家輜重車輛無數,你們欲得富貴不難,只就今夜三更,大家砍將入去,把曹嵩一家殺了,取了財物,同往山中落草。」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