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56.3523 ms
共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征無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兵征討卻不需交戰。指兵威強大,不需要交戰,敵人就自動屈服。《文選.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雖云王者之師,有征無戰,不義而強,古人常有。」《周書.卷六.武帝紀》:「太祖神武膺運,創造王基,兵威所臨,有征無戰。」
|
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
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如:「無用」、「無情」、「無辜」、「無中生有」、「無風不起浪」、「無事不登三寶殿」。
不。如:「無記名投票」。
不論。如:「無論」、「事無大小」。
南無:佛教用語,合掌稽首,禮敬的意思。如:「南無阿彌陀佛」。(音讀為ㄋㄚˊㄇㄛˊ。)
|
兵不血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軍不血刃注音︰ㄐㄩㄣ ㄅㄨˋ ㄒ|ㄝˇ ㄖㄣˋ漢語拼音︰jūn bù xiě rèn釋義︰即「兵不血刃」。見「兵不血刃」條。
01.三國蜀.諸葛亮〈為後帝伐魏詔〉:「夫王者之兵,有征無戰;尊而且義,莫敢抗也。故鳴條之役,軍不血刃;牧野之師,商人倒戈。」 參考詞語︰兵無血刃注音︰ㄅ|ㄥ ㄨˊ ㄒ|ㄝˇ ㄖㄣˋ漢語拼音︰bīng wú xiě rèn釋義︰即「兵不血刃」。見「兵不血刃」條。
01.《北史.卷一○○.序傳》:「昭王以緯世之量,為群雄所奉,兵無血刃,遂啟霸業,乃修敦煌舊塞。」
02.唐.陳子昂〈燕然軍人畫像銘并序〉:「則使元惡授首,群甿不孤,兵無血刃,荒戎底定,豈不在於...
|
軍不血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輕易得勝。參見「兵不血刃」條。三國蜀.諸葛亮〈為後帝伐魏詔〉:「夫王者之兵,有征無戰,尊而且義,莫敢抗也,故鳴條之役,軍不血刃,牧野之師,商人倒戈。」
|
赫斯之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王壯盛的威儀。《晉書.卷七○.應詹傳》:「陛下宜奮赫斯之威,臣等當得負戈前驅,庶憑宗廟之靈,有征無戰。」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