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0.03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秉賦聰穎有才幹。如:「他年少又有才,前途不可限量。」《明史.卷二○二.唐龍列傳》:「龍有才,居官著勞績。」《老殘遊記》第六回:「無才者抵死要做官,有才者抵死不做官,此正是天地間第一憾事!」
有才無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才幹而時運不濟。唐.李白〈暮春於江夏送張祖監丞之東都序〉:「誤學書劍,薄游人間,紫禁九重,碧山萬里,有才無命,甘於後時。」唐.杜甫〈狄明府〉詩:「比看伯叔四十人,有才無命百寮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有才能、智慧的人。如:「天才」、「英才」、「幹才」。《孟子.離婁下》:「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禮記.文王世子》:「凡語于郊者,必取賢斂才焉。」
5.姓。如明代有才寬。
一丘之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 單于:音ㄔㄢˊ ㄩˊ,漢時匈奴君長的稱號。 (6) 見殺:被殺。 (7) 不肖:不賢,沒有才能。 (8) 大臣為畫善計不用:大臣替他設計了很好的治國策略,卻不知採用。畫,設計、籌謀。 (9) 身無處所:無容身之處,意指死亡。 (10) 令:假使。 (11) 至今:延續到今。 (12) 當世:指漢宣帝。
膾炙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時人,生卒年不詳。字雄飛,睦州清溪人。其詩作清潤小巧,為人有清才,隱居鏡湖,日以詩酒自娛。處士,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大智若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外愚內智,深藏不露,深藏若虛反義:鋒芒畢露,露才揚己辨似: 「大智若愚」及「大巧若拙」都有深藏不露的意思。 「大智若愚」側重於形容聰明有才華的人;「大巧若拙」側重於形容懷有精湛技藝的人。 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 辨似例句 ○ ㄨ 小慧看起來呆呆的,讀起書來卻過目不忘,難怪老師說她~。 ㄨ ○ 小張看似笨手笨腳,打起球來卻矯健靈敏,技藝超群,交手過的人無不說他~。
口若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若懸河」原作「懸河寫水」。晉朝的郭象是玄學的集大成者,喜好《老》、《莊》,十分有才學,能言善辯,口齒伶俐,曾為《莊子》作注,流傳於後世。在《世說新語.賞譽》中,記載一段太尉王衍對郭象的評語,他說:「郭象說話議論時,就像山上直瀉而下的瀑布,源源不絕的灌注而下,好像永遠不會枯竭的樣子。」後來「口若懸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說話滔滔不絕,能言善辯。出現「口若懸河」的書證如宋.趙蕃〈贈耆英見過〉詩四首之一:「髯曾暇能過我,誦詩口若懸河。」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說到盡頭,了無餘義的話。 (5) 顧愷之:西元341∼402,字長康,小字虎頭,晉無錫人。博學有才氣,善繪畫,有才絕、藝絕、痴絕三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動物、山水等。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於壁畫上的佛像。 (6) 旒旐:音ㄌ|ㄡˊ ㄓㄠˋ,出殯時在靈柩前引路的招魂幡。 (7) 危語:類似「了語」的文字遊戲,以危險的事為主題,令人聞而生畏的話。 (8) 轆轤:利用滑輪原理製成的井上汲水用具。古人常於井上立架置軸,貫以長木,纏綆其上,下懸汲水用的桶,用手轉動嵌於長木一端的曲柄汲水。 (9) 參軍:東漢置,掌參謀軍務。至隋唐時兼為郡官...
阮囊羞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晉時有個叫阮孚的人,他父親是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他雖有才學,但性情放蕩,經常蓬頭亂髮、衣衫不整,每天飲酒作樂,到處遊山玩水,過著貧窮但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一天,他到會稽山一帶遊玩,身上背著一個黑色袋子,有人問他袋子裡裝了什麼東西,他說:「我袋裡什麼都沒有,只裝了一文錢,以免空空的太難為情。」到了唐代,詩人杜甫在〈空囊〉詩中寫到:「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就是用阮孚這個故事來描述自己窮困的生活。後來「阮囊羞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錢財窘乏,經濟困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