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6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朗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聲誦讀詩文。《三國演義》第六○回:「遂將孟德新書,從頭至尾,朗誦一遍,並無一字差錯。」也作「朗讀」。
朗誦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語言音調為基礎吟唱性質的曲調。節奏自由、伴奏簡單,常用於歌劇、神劇等大型聲樂曲中。也稱為「宣情調」、「宣敘調」。
高聲朗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清朗的誦讀。《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在場裡做完七篇文章,高聲朗誦。」
朗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對群眾朗誦為目的而作的新詩,多富現實性與感染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響亮。如:「朗誦」、「朗讀」。《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凝思幽巖,朗詠長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聲朗讀。如:「朗誦」、「誦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量詞。計算動作頭尾經歷的單位。[例]朗誦課文三遍。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說話、讀書或朗誦的腔調。如:「南腔北調」、「鄉音鄉調」。
文情並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文章辭藻、情致俱佳。[例]老師在作文課上朗誦了一篇文情並茂的文章,讓同學作為參考。
搖頭晃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自以為是或自得其樂的樣子。[例]老師每教授《論語》時,總會自己先搖頭晃腦的朗誦一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