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朝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朝廷商議國政。《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孝景時每朝議大事,條侯、魏其侯,諸列侯莫敢與亢禮。」
2.朝廷的謀議。《文選.潘岳.關中詩》:「翹翹趙王,請徒三萬,朝議惟疑,未逞斯願。」也作「廟議」。
3.職官名。唐、宋文官正五品以下曰朝議大夫,明朝為從四品初授的官階,清朝則屬從四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君王處理政事的地方。如:「朝廷」、「上朝」。
君王統治的時段。如:「朝代」、「唐朝」、「清朝」。
向。如:「坐北朝南」。
拜見、進見。如:「朝見」、「朝拜」、「朝聖」。
早晨。如:「朝夕」、「朝令夕改」、「朝不保夕」。
日子。如:「今朝有酒今朝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申述意見的言論。如:「建議」、「提議」、「博采眾議」。
商量、討論。如:「商議」、「協議」、「議決」。
批評、評論。如:「議論」、「評議」。
杞人憂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杞人憂天」。見「杞人憂天」條。 01.宋.岳珂《桯史.卷三.歲星之祥》:「時敵初退,師尚宿留淮泗。朝議凜凜,懼其反旆,士大夫皆有杞國之憂。」 02.明.范濂《雲間據目抄.卷五.記土木》:「獨以役重賦煩,人民凋瘵,識者不無杞國之憂。」  參考詞語︰杞人之憂注音︰ㄑ|ˇ ㄖㄣˊ ㄓ |ㄡ漢語拼音︰qǐ rén zhī yōu釋義︰猶「杞人憂天」。見「杞人憂天」條。 01.《孽海花.第二七回》:「這是賢弟關心太切,所以有此杞人之憂。」 
孤芳自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日月一樣的高潔,也像孤高的香花開放在遙遠的山林之中」,並以此自勉。後來沈約因得罪梁武帝,憂懼而死,朝議認為沈約文名盛極,欲諡為文侯,獨梁武帝認為沈約「情懷不盡」,改諡為隱侯,才符合沈約的行誼。〈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的這段文字,似可做為最好的註解。後來「孤芳自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賞。
得不償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八七.西羌傳》論曰:「……自西戎作逆,未有陵斥上國若斯其熾也。和熹以女君親政,威不外接。朝議憚兵力之損,情存苟安。或以邊州難援,宜見捐棄;或懼疽食浸淫,莫知所限。謀夫回遑,猛士疑慮,遂徙西河四郡之人,雜寓關右之縣。發屋伐樹,塞其戀土之心;燔破貲積,以防顧還之思。於是諸將鄧騭、任尚、馬賢、皇甫規、張奐之徒,爭設雄規,更奉征討之命,徵兵會眾,以圖其隙。馳騁東西,奔救首尾,搖動數州之境,日耗千金之資。至於假人增賦,借奉侯王,引金錢縑綵之珍,徵糧粟鹽鐵之積。所以賂遺購賞1>,轉輸勞來2>之費,前後數十巨萬。或梟剋酋健,摧破附落,降俘載路,牛羊滿山。軍書未奏其利害,而離叛之狀已言矣。故得不酬...
肅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二刻拍案驚奇》卷八:「沈將仕見王朝議雖是衰老模樣,自然是士大夫體段,肅然起敬。」
目瞪口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封神演義》第九回:「殷、雷二將見眾官激變,不復朝議,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捲起。宋.蘇軾〈送周朝議守漢州〉詩:「召還當有詔,挽袖謝鄰里。」
眉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可為眾人表率和楷模的傑出人才。唐.劉禹錫〈唐故朝議郎守尚書吏部侍郎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贈司空奚公神道碑〉:「轉吏部員外郎,是曹在南宮為眉目,在選士為司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