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04.2514 ms
共 15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周年。《論語.陽貨》:「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此病後三期當發,遇良醫乃可濟救。」
2.喪服中期服的簡稱。《文選.李密.陳情表》:「外無期功彊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1.約定。如:「不期而遇」。《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羽乃與期洹水南殷虛上。」三國魏.曹丕〈秋胡行〉:「朝與佳人期,日夕殊不來。」
2.希冀、盼望。如:「期待」、「期望」。宋.歐陽修〈縱囚論〉:「是以君子之難能,期小人之尤者必能也。」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憐,不知皇天也肯從人願。」
1.時、日,或經約定的時、日。如:「時期」、「日期」、「限期」、「後會有期」。唐.李益〈江南詞〉:「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我今日與小姐赴期去來。」
2.一段時間。如:「假期」、「學期」、「潛伏期」、「危險期」。
3.限度。《詩經.小雅.南山有臺》:「樂只君子,萬壽無期。」唐.白居易〈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4.量詞。計算事物分期的單位。如:「訓練計畫一年分為四期。」、「這本雜誌已出版五卷六十期。」
|
感覺記憶SMS、短期記憶STM、長期記憶LTM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感覺記憶3 短期記憶4 長期記憶5 記憶的歷程6 參考文獻 前言多重儲存模型,是根據多重儲存取向(multi-store approach),依據材料在記憶中所保持或儲存的時問長度,將記憶分為感覺記憶(sensory memory)、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與長期記...
|
期期艾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期,說話不流利的樣子。參見「期期」條。艾艾,說話結舌的樣子。參見「艾艾」條。期期艾艾形容口吃。《文明小史》第四九回:「勞航芥也期期艾艾的回答了一遍。」《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期期艾艾,口訥之稱。」
|
前運思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運思期1.1 中心化1.2 不可逆性1.3 自我中心1.4 參考書目 前運思期幼兒時期兩歲到七歲左右的兒童,此時期的兒童通常缺乏思考的邏輯,他們在邏輯方面常採跳躍式的思路,因此較無法用思考解決問題。在此時期的兒童通常會有...
|
不期而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經約定而相遇。《初刻拍案驚奇》卷八:「今日不期而遇,天使然也!」《文明小史》第四八回:「正想明天穿著這個過來請安,今日倒先不期而遇。」也作「不期而會」。
|
期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望、等待。如:「即將到來的連續假期,令人非常期待。」「期待明年春暖花開再次相會。」唐.韓愈〈答渝州李使君書〉:「今既無由緣進言,言之恐益累高明,是以負所期待。」《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小娥忍住不動。期待時至而行,如此過了兩年有零。」
|
期望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目錄1 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2 期望理論的假設3 期望理論的主要構念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
|
後會有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後還有相見的時候。離別時多用此語以安慰對方。《三國演義》第二七回:「後會有期,將軍保重。」《老殘遊記二編》第六回:「只是有一言奉勸,不要被富貴拴住了腿要緊!後會有期!」也作「後會可期」。
|
逾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過所定的期限。如:「逾期作廢」、「逾期不受理」。也作「逾限」。
|
期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冀望、希望。清.黃景仁〈三十夜懷夢殊〉詩:「白頭期望意,豈獨在文章。」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