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8.39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木活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印刷方法。元大德二年由王禎所發明。先在木板上刻字,逐字鋸開,經整修後,放在框內排成字版。
木活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活字本是以小木塊製成單個活字印成之書。在文獻中,最早提到木活字的,是元代的王禎。他的不朽名著〔農書〕約300,000字,由於卷帙浩繁,雕印困難,所以請工匠雕造木活字30,000餘個,兩年完工。他的方法是:先用紙寫成大小字樣,糊於木板上刻字,再用小鋸將字一一鋸開,並用小刀修成一樣大小。排印過程為,先將字排好,用竹片夾開,排滿一板框後,即用小竹片墊平,木楔塞緊,使字牢固不動,最後塗墨舖紙,用棕刷刷印。他並發明了轉輪排字架,在不到1個月時間裡,試印成〔旌德縣志〕600部。他曾把製造木活字的方法及撿字、排版、印刷的全部過程,撰成〔造活字印書法〕,這是世界上最早關於活字印刷術的專門文獻。在我國活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文字」、「字母」。
字音。如:「咬字清楚」、「字正腔圓」。
書體。如:「顏字」、「柳字」。
根據本名而另外取的別名。如:「白居易字樂天」。
古時指女子許嫁。如:「待字閨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如:「神木」、「樹木」、「草木」。
木材。如:「木板」、「木料」、「朽木不可雕」。
用木料製造的。如:「木馬」、「木屋」、「木器」。
棺材。如:「棺木」、「壽木」、「行將就木」。
失去知覺。如:「手腳麻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生命現象的。與「死」相對。如:「活人」、「活魚」。
生動。如:「靈活」、「活潑」。
逼真的。如:「神氣活現」、「長得活像隻哈巴狗」。
可移動的、不固定的。如:「活塞」、「活頁」、「活字版」、「活期存款」。
工作。如:「粗活」、「做活」、「細活」。
生計、生存。如:「生活」、「過活」、「不論死活」。
使生存。如:「養家活口」、「濟世活人」。
不死板的。如:「活用」。
活該:應該,含有幸災樂禍的意思。如:「他活該被騙。」
活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刷上所使用的字模。宋仁宗慶曆年間畢昇所發明,刻鑄單個文字或符號,排版時可以自由組合,反覆使用。舊時多以膠泥、木頭、銅、鉛等材料鑄成,今則多以鉛、銻、錫合金等代替。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