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6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本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旗鼓相當、不相上下的對手。《七國春秋平話》卷下:「一個神通廣大,一個變化多般。二人正是本對。」明.無名氏《騙英布》第三折:「本待要說是談非,不承望走將來正逢著本對。豈不聞『好鬥者必遇其敵』?」
本對照順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COBOL程式中目標計算機所指明的機器有關的整理順序。參【對照順序】(collating sequenc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確。如:「對錯不分」、「答對了。」、「你說的話是對的。」
正常。如:「氣氛不對」、「神色不對」。
相反的一方。如:「對方」、「對手」、「對岸」。
搭配、相配。如:「登對」、「門當戶對」。
平分成兩份。如:「對半」、「對分」、「對切」。
成雙的。如:「對筆」、「對聯」、「對偶」、「出雙入對」。
答話、回答。如:「對答如流」、「無言以對」。
讓兩種事物配合在一起。如:「對獎」、「對號入座」。
比照。如:「對照」、「校對」、「核對」、「查對」、「比對指紋」。
調整使合於一定標準。如:「對光」、「對焦」、「對準」、「對好距離」。
相合、適合。如:「對味」、「對症下藥」、「文不對題」。
看待。如:「對待」、「對事不對人」。
向著、朝著。如:「面對面」、「對著天空」。
介詞。後面接對象、處所、範圍。A>表示對象。如:「對人誠懇」、「對牛彈琴」、「他對你說什麼?」。B>表示處所。如:「我對這裡不太熟悉。」C>表示範圍。如:「他對太空科學很有研究。」
量詞。用於計算成雙的人或物的單位。如:「一對鐲子」、「兩對夫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木的根。如:「根本」、「草本」。
事物的根源或本原。如:「基本」、「助人為快樂之本」。
主要的、中心的。如:「本體」、「校本部」。
原來的。如:「本來」、「本意」、「原本」。
依憑。如:「本乎良心」、「打分數要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
自己的。如:「本身」、「本地」、「本國」。
今、目前的。如:「本日」、「本年」、「本月」。
母金、資金。如:「本金」、「成本」、「賠本」、「將本圖利」。
書冊、簿子。如:「課本」、「筆記本」。
量詞:A>計算書籍、簿冊等的單位。如:「五本書」、「三本帳簿」。B>計算戲曲分段的單位。如:「西廂記第四本」。C>計算影片攝製成的膠卷的單位。如:「這部影片長達八大本。」
疲勞轟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時向敵方作長期的間歇性轟炸,使對方精神崩潰。如:「抗戰時期,日本對重慶實施疲勞轟炸。」
夏山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國小學教育在1988年以前大致反映這種開放教育的理念,唯自1988年以後有朝向管制品質的傾向。日本對於開放教育的實踐亦極積極,而最典型的開放教育學校首推緒川學校。日本緒川學校強調教學過程及適應學生個別差異的教學,並以週遭事物為教材,創造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情境。在實施上則以自學輔導方案為核心,使每一位學生在自己既有的基礎上,不斷的自我成長。我國最近幾年來開始有系統的推動開放教育,在政府單位方面有台北市的幼稚園與小學低年級教學銜接實驗、田園教學實驗、教學評量改進實驗、以及台北縣的現代教育實驗班。幼小銜接旨在促進小學教...
鍾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鍾嶸將曹操置於下品,乃嫌其「古直」而少文彩,評曹植詩歌藝術的特色,是『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是一本對後世影響深遠的一本文學批評名著。 評價後人對他的評價,多在《詩品》的部分。《詩品》最成功之處,應在對各家詩歌風格之論析,往往極其中肯。例如:陶淵明雖置於中品,但其評語不僅備極推賞,而且能說出陶詩最大的優點,從評語來看,鍾嶸對陶詩的推崇,實在超過對其他列為中品,甚至上品的詩家,只是礙於當時的文學風尚,以及鍾嶸認為陶淵明的詩源自於中品的應璩,而《詩品》並沒有源下而流上的例子,因此陶詩不能超過中品。也有一些爭議之處,作家與作...
莫那‧魯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的用意是使原住民頭目臣服於日本強大的國力,也確實有部份頭目因此畏懼、親日,但莫那‧魯道卻更加厭惡日本對臺灣的不平等待遇。大正9年(1920),沙拉茅社(Salamao,今臺中市和平區)爆發抗日事件,莫那‧魯道本來計畫趁機發起抗日行動,不料被日警察覺,並將他們全數編入沙拉茅社討伐隊;1924年莫那‧魯道再度計畫襲擊日警駐在所,在日人的嚴密監控下又告失敗,雖想反抗卻苦無時機。昭和5年(1930),日人為興建學校宿舍,僱用馬赫坡社的泰雅族人搬運木材。然而不僅工時長、工資低廉,更強迫族人用肩膀扛運(賽德克人習慣以背袋揹負重物)...
複本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正本與複本測驗的分數求相關,就可以計算出複本信度。但是,實際上各種心理與教育測驗,不容易編製許多複本對受測者施測。為了克服重測信度的缺點,大多數測驗僅提供一份正本一份複本,讓受測者先接受第一份正本測驗,再接受第二份複本測驗,然後將受測者的正本與複本測驗分數求相關係數,就可以得到複本信度。複本信度越高,表示所測量的題目愈可能代表該範圍的測量內容。複本測驗的實施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兩種:1.做完正本測驗後接著馬上做複本測驗,以這種方式所得的複本信度,可以顯示出測驗工具所造成的誤差的大小;因為正複本幾乎同時實施,在理論上受測者與...
問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個案這個人,或是個案所帶來的困擾問題,轉移到諮商師的問題內容,因而偏離掉諮師的主軸;或是有的個案原本對諮商即已相當抗拒,諮商師的連番問題,會讓個案更不耐煩而更加抗拒回答,或是敷衍亂答。此外,若是個案原本就不太有自己的主見,諮商師若是不斷問問題,會讓個案更加被動而依賴,如此很可能讓諮商陷入原地空轉的困境。同樣的,Welch亦認為諮商師不當的問問題,會讓諮商師處於掌控的地位,個案指能順從或逃避,讓諮商師的權力大過個案,對身處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諮商雙方,可能對個案是一大傷害;另外,也可能造成不專業的諮商師,不需要做太多工作,...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