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4.67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本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有的或主要的宗旨、意向。如:「該校教育的本旨在培養國小師資。」《紅樓夢》第一回:「雖一時有涉於世態,然亦不得不敘者,但非其本旨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心的意向。如:「題旨」、「主旨」、「宗旨」、「要旨」、「旨趣」。
古代帝王的命令。如:「聖旨」、「御旨」、「奉旨」。
美味。如:「旨酒」、「甘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木的根。如:「根本」、「草本」。
事物的根源或本原。如:「基本」、「助人為快樂之本」。
主要的、中心的。如:「本體」、「校本部」。
原來的。如:「本來」、「本意」、「原本」。
依憑。如:「本乎良心」、「打分數要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
自己的。如:「本身」、「本地」、「本國」。
今、目前的。如:「本日」、「本年」、「本月」。
母金、資金。如:「本金」、「成本」、「賠本」、「將本圖利」。
書冊、簿子。如:「課本」、「筆記本」。
量詞:A>計算書籍、簿冊等的單位。如:「五本書」、「三本帳簿」。B>計算戲曲分段的單位。如:「西廂記第四本」。C>計算影片攝製成的膠卷的單位。如:「這部影片長達八大本。」
原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意、本旨。魏.劉劭《人物志.接識》:「智意之人,以原意為度,故能識韜諝之權,而不貴法教之常。」
師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師。《穀梁傳.僖公三十二年》:「晉侯重耳卒。」唐.楊士勛.疏:「師者教人以不及,故謂師為師資也。」宋.范仲淹〈代人奏乞王洙充京講書狀〉:「臣聞三代盛王,致治天下,必先崇學校,立師資,陳正道。」
2.可以效法或引以為戒的人和事。《穀梁傳.僖公三十二年》:「晉侯重耳卒。」晉.范甯.集解:「師資辯說,日用之常義。」《後漢書.卷三一.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廉范》:「以為漢等皆已伏誅,不勝師資之情,罪當萬坐。」
世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俗的人情狀態。唐.戴叔倫〈旅次寄湖南張郎中〉詩:「卻是梅花無世態,隔牆分送一枝春。」《紅樓夢》第一回:「雖一時有涉於世態,然亦不得不敘者,但非其本旨耳。」
別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他的解釋,異於尋常的見解。《宋書.卷八五.謝莊傳》:「物情好猜,橫立別解,本旨向意,終不外宣。」
離題萬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或話題的內容,與本旨相去甚遠。如:「他這篇文章早已離題萬里,當然無法獲得高分。」
不完全給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債務人不依債之本旨所為之給付。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