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692.0672 ms
共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朱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紅色彩紋。《後漢書.卷五六.王龔傳.論曰》:「故晨門有抱關之夫,柱下無朱文之軫也。」
2.印章上鐫刻凸出的文字,即陽文。明.楊慎《升菴詩話》卷三:「三代鐘鼎文有款識,隱起而凸曰款,以象陽;中陷而凹曰識,以象陰。刻之印章,則陽文曰朱文,陰文曰白文。」
|
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
集合文字所成的辭章。如:「文辭」、「古文」、「散文」、「白話文」、「文不對題」。
優雅、不粗俗的。如:「文雅」、「斯文」。
有文才的。如:「文人」。
有關文學的。如:「文壇」。
擔任文事的。如:「文官」。
某些有規則的自然現象。如:「天文」、「水文」。
社會發展所表現出的狀態。如:「文化」、「文明」、「文物」。
不猛烈的。如:「文火」。
量詞。舊時計算製錢的單位,製錢一枚叫一文。如:「三文錢」、「分文不取」。
文過:掩飾過失。如:「文過飾非」。
|
不求甚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賓白》:「朱文公,南人也。彼烏知之,故但釋字義,不求甚解,使千古疑團,至今未破。非予遠遊絕塞,親覯其人,烏知斯言之不謬哉!」
|
紛至沓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朱熹〈答何叔京書〉其六(據《朱文公文集.卷四○》引)1>孟子論「養吾浩然之氣」以為集義所生,而繼之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蓋又以「居敬」為集義之本也。夫必有事焉者,敬之謂也。若曰其心儼然,常若有所事云爾。夫其心儼然2>肅然3>,常若有所事,則雖事物紛至而沓4>來,豈足以亂吾之知思5>!而宜不宜、可不可之幾6>,已判然7>於胸中矣。如此則此心晏然,有以應萬物之變而何躁妄之有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樓鑰〈洪文安公小隱集序〉。
(2) 儼然:矜莊的樣子。
(3) 肅然:嚴謹恭敬的樣子。
(4) 沓:音ㄊㄚˋ,重覆。
(5) 知思:智慧想法。知,音ㄓˋ,...
|
融會貫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後世尊稱為朱子或朱文公。朱熹治學以居敬窮理為主,為集宋代理學大成者。「理」是朱熹學說的核心,在《朱子語類.卷一.理氣上.太極天地》中,朱熹認為「未有天地之先,畢竟是先有此理」,由理生出陰陽萬物。但是人不是生而了解理,為了窮究此天地之理,朱熹提出「格物致知」,即透過對事物的研究觀察,才能獲得「理」,讀書正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法。當時有人認為朱熹的治學方法太過繁瑣,且天地之理何其龐雜,怎麼可能完全窮盡?於是他們認為應該擺脫這些繁瑣的知識,將一切的法則與行為視為心性的呈現。朱熹對此提出不同的看法,他在〈答姜叔權書〉一文中說到:認為一個學者必須先有紮實的學術基礎後,才能夠舉出一例...
|
一目了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目了然」原作「一目瞭然」。朱熹為宋代大儒,其學說以居敬窮理為主,集宋代理學之大成,後世尊稱他為朱子或朱文公。編次與著述之書甚多,所註四書,明清科舉奉為考試的標準。《朱子語類》非其親著,所錄為與門人問答之語,共一百四十卷,分二十六門。〈戰國漢唐諸子〉一章記載的是朱子對於數位重要思想家及哲學典籍的看法。其中提及了隋代大儒文中子,他本名王通,字仲淹,受業者甚多。與朱子同時的學者對文中子貶多於褒,朱子卻說:「他雖有不好處,也須有好處。」好處在於「其志不卑」,壞處在於「二帝、三王卻不去學,卻要學兩漢」,但若欲談細微處,朱子則以為,若能透徹了解文中子的學說理論,那要評斷他將猶如從高處往下看,一眼就能夠...
|
妙手回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妙手」:晉.蔡洪〈圍棋賦〉(據《藝文類聚.卷七四.巧藝部.圍棋》引)命班、爾1>之妙手,制朝陽之柔木;取坤象2>於四方,位將軍3>乎五岳4>。然後畫路表界,立質朱文,曲直有正,方而不圓。 〔注解〕
(1) 班、爾:魯班、王爾。魯班,春秋時魯國的巧匠,生卒年不詳,相傳曾發明雲梯、刨等工具。王爾,古代的巧匠,生卒年不詳。
(2) 坤象:大地。
(3) 將軍:下棋時,攻擊對方的將、帥。
(4) 五岳:中岳嵩山、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恆山的合稱。 2、「回春」:※宋.蘇軾〈浪淘沙.昨日出東城〉詞(據《全宋詞.蘇軾》引)昨日出東城,試探春情。牆頭紅杏1>暗如傾2>,檻內群芳芽未...
|
花言巧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晦,後改字仲晦,晚號晦翁,又號晦菴、紫陽。宋婺源人,僑寓建州。累官寶文閣待制,卒諡文,後世尊稱朱子或朱文公。其學以居敬窮理為主,集宋代理學之大成。
(2) 舉子:被薦舉應試的士子。
|
不約而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不約而合注音︰ㄅㄨˋ ㄩㄝ ㄦˊ ㄏㄜˊ漢語拼音︰bù yuē ér hé釋義︰猶「不約而同」。見「不約而同」條。
01.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一五.祧廟議狀.小貼子》:「熹竊詳頤之議論,素與王安石不同,至論此事,則深服之,以為高於世俗之儒,足以見理義人心之所同,固有不約而合者。」
02.宋.范晞文《對床夜語.卷四》:「詩人發興造語,往往不約而合。」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