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0.70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板塊構造學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討地球演化歷史的地球科學理論。板塊學說認為地球表面係由相互運動的板塊組成,大陸地殼及海洋地殼則負載於板塊之上。板塊邊緣為線狀的地震帶及火山活動帶所界定,主要可分為三種型態:(1)擴散式,即中洋脊。海洋地殼由此向兩邊擴散,同時產生新的海洋地殼。(2)聚合式,若大陸板塊彼此互相碰撞擠壓,即形成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若海洋板塊與大陸板塊彼此接近,較重的海洋板塊隱沒於大陸板塊之下,形成海溝和島弧。(3)剪力式,即轉移斷層帶,發生於板塊相對運動方向與板塊邊緣平行的情況下。另外三個板塊的交會點稱為三合點。板塊構造學說成功的解釋了地球上地震及火山活動的分佈情形,以及地球形貌如海盆、海溝、和中洋脊等特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如:「說話」。
言論、道理。如:「學說」、「著書立說」。
解釋。如:「說明」、「說理」、「解說」、「說清楚」。
責備。如:「我剛剛說了他一頓。」
談論。如:「談天說地」、「談古說今」。
介紹親事。如:「說媒」、「說親事」。
文體的名稱。如:「小說」、「偵探小說」、「少年小說」、「長篇小說」。
用言語勸說別人,讓他聽從或採納自己的意見。如:「說服」、「說客」、「遊說」。
喜悅。通「悅」。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如:「架構」、「機構」、「結構」。
設想、規劃。如:「構思」、「虛構」、「構想」。
結成、造成。如:「構怨」。
作品。如:「佳構」。
搭蓋、建造。如:「構築」、「構屋結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製作。如:「製造」、「創造」、「造船」、「造紙」。
建築、建設。如:「建造」、「造橋」、「營造」。
經營。如:「造福」、「造勢」。
培養。如:「造就」、「可造之才」。
虛構。如:「造謠」。
到、去。如:「造訪」。
研究學問。如:「他打算明年去美國深造。」
打官司的原告與被告。如:「這場官司的兩造都未到庭,只有他們的律師代表出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團的泥土。如:「土塊」、「泥塊」。
結聚成塊的物體。如:「冰塊」、「糖塊」、「石塊」。
量詞:A>計算塊狀或片狀東西的單位。如:「一塊地」、「三塊糖」。B>計算錢幣的單位。相當於「元」。如:「十塊錢」。
一塊兒:一起、一同。如:「大家一塊兒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片狀的木料。如:「木板」。
片狀的器物。如:「地板」、「墊板」、「黑板」、「天花板」。
音樂的節拍。如:「板眼」、「慢板」、「快板」、「行板」。
不靈活或固執不知變通的。如:「呆板」、「古板」。
繃緊。如:「板著臉」、「板起面孔」。
構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組織。如:「人體的構造非常微妙複雜。」
板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板塊(Plate)1.1 海洋板塊1.2 大陸板塊1.3 板塊構造學說1.4 板塊的隱沒和張裂作用1.5 關鍵字1.6 參考書目 板塊(Plate)1. 按照岩石的特性,板塊可以分為海洋板塊及大陸板塊,有些由海洋板塊及大陸板塊共同組成像是南美洲和大西洋板塊。科學家估計,地球是由20幾個大小不同的板塊所組成,其中主要的六大板塊為歐亞板塊、美洲版塊、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板塊及印度洋澳洲板塊(又稱印澳板塊)。(註2)2. 全球板塊交界地帶,同時也是主要火山帶和地震帶。且海陸界限不一定就是板塊邊緣;而板塊邊緣都是活...
學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術上有根據、有系統的理論或主張。民國.章太炎《國故論衡.卷中.文學總略》:「學說以啟人思,文辭以增人感。」
照樣述說他人的言語。如:「這一篇話,他都學說給我聽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