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01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校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集合同一部書的不同版本,加以研究審定文字上的謬誤與同異。唐.白居易〈策林二.三十一大官乏人〉:「秘著之宦,不獨以校勘之用取之。」也作「校讎」。
校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門綜合群書,比勘其文字、篇籍的異同,糾正其訛誤,力求接近原文真相的學問。也稱為「校讎學」。
校勘學釋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校勘學釋例〕,陳垣著,1959年中華書局出版,為中央研究院刊本〔元典章校補釋例〕之重印本。6卷。1930年作者用故宮發現的〔元典章〕的元刻本對校沈家刻本,又用諸本互校,校得沈刻本訛誤衍脫顛倒之處12,000餘條,「籀其十之一以為之例而疏釋之」。該書前5卷列舉錯誤諸例;第1卷行款誤例;2卷通常字句誤例;3卷元代用字誤例;4卷元代用語誤例;5卷元代各物誤例,共5大類42小類。第6卷為校勘原理,從理論上總結出「校法四例」,被公認為校勘之正規方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校正、核對。如:「校勘」、「勘誤」。《南史.卷五九.任昉傳》:「武帝使學士賀縱共沈約勘書目,官無者就其家取之。」唐.韓愈〈秋懷〉詩一一首之七:「不如覷文字,丹鉛事點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學、教學的場所。如:「學校」、「補校」、「夜校」。
現行軍官的階級之一。分上校、中校、少校三級。
文書的複查核正。如:「校對」、「校正」、「校訂」。
較量、計較。如:「校量」。
厲兵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留。 (4) 積:蓄存、儲藏糧食。 (5) 遽:驛車。 (6) 鄭穆公使視客館:此句據阮元《校勘記》補。鄭穆公,西元前649∼前606,春秋時鄭國國君。客館,招待賓客休息、居住的房舍。 (7) 束載:捆物裝車。為作戰之準備。 (8) 厲兵:磨利兵器。為作戰之準備。 (9) 秣馬:餵馬。為作戰之準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校對、校勘。《文選.左思.魏都賦》:「讎校篆籀,篇章畢覿。」《新唐書.卷九八.王珪傳》:「召入祕書內省,讎定群書。」
志同道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道同志合注音︰ㄉㄠˋ ㄊㄨㄥˊ ㄓˋ ㄏㄜˊ漢語拼音︰dào tóng zhì hé釋義︰即「志同道合」。見「志同道合」條。 01.漢.王充《論衡.逢遇》:「夫賢聖道同,志合趨齊,虞舜、太公行耦,許由、伯夷操違者,生非其世,出非其時也。」(源) 02.宋.司馬光〈授校勘謝龐參政啟〉:「嘗託僚寀,獲友高明,道同志合,出處如一。」 參考詞語︰志合意同注音︰ㄓˋ ㄏㄜˊ |ˋ ㄊㄨㄥˊ漢語拼音︰zhì hé yì tóng釋義︰猶「志同道合」。見「志同道合」條。 01.漢.袁康《越絕書.卷六.越絕外傳紀策考》:「終日而語,疾陳霸王之道,志合意同。」 參考詞語︰道合志同注音︰ㄉㄠˋ ㄏ...
七上八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9),北宋臨江人,字貢父,號公非,劉敞弟。仁宗慶曆六年進士。歷州縣官二十年,入為國子監直講,遷館閣校勘。神宗熙寧初同知太常禮院,以反對新法出知曹州。哲宗元祐中召拜中書舍人。博覽群書,精於史學,助司馬光修《資治通鑑》,專治漢史部分。 (3) 臺章:臺,對人尊稱的敬辭。章,寫文章。 (4) 三平二滿:平平淡淡、過得去。此為自謙,指文章普普通通。 (5) 熟視:細看。
秣馬厲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留。 (4) 積:蓄存、儲藏糧食。 (5) 遽:驛車。 (6) 鄭穆公使視客館:此句據阮元《校勘記》補。鄭穆公,西元前649∼前606,春秋時鄭國國君。客館,招待賓客休息、居住的房舍。 (7) 束載:捆物裝車。為作戰之準備。 (8) 厲兵:磨利兵器。為作戰之準備。 (9) 秣馬:餵馬。為作戰之準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