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楷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效法的典範。《南史.卷三八.柳元景傳》:「司馬公所為,後生楷法,吾豈能止之哉。」《明史.卷二九八.隱逸傳.楊恆傳》:「家無儋石,而臨財甚介,鄉人奉為揩法焉。」
2.楷書的筆法。《晉書.卷三六.衛瓘傳》:「隸書者,篆之捷也。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花月痕》第四七回:「又開了幾處學堂,教二十歲下兵丁,都要讀些史書,熟些核算,工些楷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度、律令。如:「宗法」、「憲法」、「法律」、「法規」、「法外施恩」。
方式、途徑。如:「方法」、「辦法」。
範式、原則。如:「文法」、「語法」。
佛、道等的道理。如:「佛法」、「道法」、「現身說法」。
仿效。如:「效法」、「法古今完人」。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的獨立國家。首都巴黎,居民多信仰天主教,法語為主要語。
法子:方法。如:「大家一起想想,有沒有什麼法子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典範、模範。如:「楷模」、「楷式」。
楷書:一種正體書法體式。或稱為「正楷」。如:「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的書跡是學習楷書的模範。」
吉光片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吉光,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吉光片羽指神獸的一毛。比喻殘餘僅見的文章或書畫等藝術珍品。明.王世貞《三吳楷法十冊》:「此本乃故人子售余,為直十千,因留置此,比於吉光之片羽耳。」
連篇累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zhì釋義︰猶「連篇累牘」。見「連篇累牘」條。 01.明.李東陽〈明故資善大夫黎公先生行狀〉:「楷法遒整,自習業至公牘,連篇累帙,多不可紀數。」 參考詞語︰連篇累幅注音︰ㄌ|ㄢˊ ㄆ|ㄢ ㄌㄟˇ ㄈㄨˊ漢語拼音︰lián piān lěi fú釋義︰猶「連篇累牘」。見「連篇累牘」條。 01.明.汪砢玉《珊瑚網.卷一一.張居貞與袁子英詩手稿》:「用筆遣意,疾徐頓挫,濃纖間出,故雖連篇累幅,不厭其多。」 02.清.湯斌〈江南鎮江府海防同知冉渠吳公墓志銘〉:「偶爾撰述,信筆抒寫,連篇絫(累)幅。」 參考詞語︰盈篇累牘注音︰|ㄥˊ ㄆ|ㄢ ㄌㄟˇ ㄉㄨˊ漢語拼音︰yíng piān lěi 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書寫方法。運筆至轉彎鉤處,先輕頓,再轉筆而出。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一一上.書學.隸書》:「迨鍾傅一出,又將漢隸變為轉折,畫平豎直,間用鉤趯,漸成楷法,謂之真書。」
宋四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分寧(今修水)人。為北宋著名詩人,開創江西詩派,著有《山谷集》行世;又以精於書法著稱,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據稱其書初學周越,後轉學王獻之、張旭、懷素、顏真卿等人。縱橫奇倔,波瀾老成是黃氏書法特徵,與傳統規範大相徑庭。 米芾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號海嶽外史、襄陽漫士。因為好潔成癖、行事率性、狂放,人們也稱他為「米顛」。米芾善作書畫,也精於鑑賞。他的書法在剛健端莊中,流露出婀娜流麗的姿態,與蔡襄、蘇軾、及黃庭堅等三名北宋書家並稱「宋四家」,對後人影響很大。
書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法精妙,造詣極高的大書法家。《南史.卷二二.王曇首傳》:「志善草隸,當時以為楷法。齊游擊將軍徐希秀亦號能書,常謂志為『書聖』。」
今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晉代以後的草體書法。東漢張芝所創,有別於章草。今草係在章草基礎上結合楷法,而去除章草波磔的筆法,一筆寫成,連綿不斷,即偶有不連,筆意亦不斷。唐.張懷瓘〈書斷上〉:「草之書,字字區別,張芝變為今草,如流水速,拔茅連茹,上下牽連,或借上字之下而為下字之上,奇形離合,數意兼包,若懸猿飲澗之象,鉤鎖連環之狀,神化自若,變態不窮。」也稱為「破草」。
十三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著名的小楷法帖。晉王獻之書洛神賦殘存的一段,自「嬉」字起至「飛」字止,共十三行,故稱為「十三行」。據元趙孟頫《松雪齋集》所載,墨跡有兩本:一為晉時用麻箋所書,乃宋高宗先收得九行,賈似道再得四行,最後為趙孟頫所得。一為唐人用硬黃紙所書,後有柳公權跋兩行,世稱為「柳跋十三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